徽州文化基本文化

2025-01-31 23:03:4212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六县地域内形成的独特文化,它由六县的历代先贤和人民群众共同缔造。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前后沿用了780年之久,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十年外,其余时期被称为徽州(宋)、徽州路(元)、徽州府(明、古徽州府、清)。然而,在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府制保留县制后,"徽州"之名遂废。直至1949年5月设立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徽州专区),但由于管辖范围变动,其含义已与历史上的“徽州”即“古徽州”有所不同。

徽州一府六县的概念,指的是旧徽州府所属的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在将近78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古徽州,这种长时间内地域归属的稳定性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徽州文化,即是这些县的土地所承载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物质文化如徽派建筑、徽菜等,体现了徽州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方式;精神文化则包括新安理学、徽剧、徽州方言等,反映了徽州人民的价值观念和艺术表达。

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息息相关,更与六县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紧密相连。徽州文化中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质,至今仍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探索和研究徽州文化,不仅可以增进对徽州这片古老土地的理解,更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扩展资料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