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七月所表达的主题内容

2025-02-08 19:33:2911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豳风七月所表达的主题内容如下:

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它所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奴隶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

作为《诗经国风》当中最长的一首诗,《豳风·七月》写了当时这个名叫周部落的一年四季生产劳动情况,包括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等各个方面。作者作为部落的一员,所以对于这些劳动生活非常了解,创作起来可谓是一气呵成,包括精准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等等,一首诗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风俗。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诗经》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至今。这首诗描述的是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当时的农耕者日常是如何生活的,作为一首名诗,它融入了叙事及抒情,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对于《诗经》,很多名家给予了非常高的点评,比如汉代郑玄所言:“自七月在野,至十月入我床下,皆谓蟋蟀也。言三物之如此,著将寒有渐,非卒来也。”

豳风七月创作背景

《毛诗序》说:“《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至王业之艰难也。”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据此,此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