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请问:佛家的教义与现实的矛盾
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要看从什么角度看,佛法修行重在发心,如果我们的追求与造福和谐社会、崇尚自然和道德准则相符,那就值得去做。反过来说,如果是为了填诸欲壑,为了满足一己之私,为了虚名和浮华的追求,那就是佛法所摒弃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是佛教的基础思想。大乘佛法认为,举凡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是为了慈悲、平等、济世度人,既是善念善行,否则就是佛家所不为了。
从这个角度说,佛家思想既不消极遁世,也不偏激厌世。如果一个学佛人发现自修行后,处处碰壁、举步维艰的话,那只能说明自己修为不足,不能方便善巧地融入社会,而非佛教出现了什么问题。
总之,佛教修行是发掘我们自身本有的智慧,使我们消除自心的烦恼,实现清净、平等、回归本来的方法,这怎么能说与我们的生活有矛盾呢?
以你学习为例,我们学习到底为了什么?这就是境界的问题,有的人为了将来升官发财,有的人为了衣食着落,而思想境界高的人,会发心为了将来服务社会和大众而学习。如果是后者,那就是佛法所提倡并支持的。为了这样崇高的目标,我们去追求、去奋斗,就符合佛教造福社会的思想。
南无阿弥陀佛!
明心合十!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