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贝多芬的故事

2025-02-14 14:43:5610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德国有一个音乐家叫做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钢琴曲叫《月光曲》。这首曲子据说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贝多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散步时创作的。他听到棚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奏的是他的曲子,于是他走近茅屋,发现里面坐着一位盲姑娘和她的哥哥。贝多芬推开门,坐在钢琴前,为盲姑娘弹奏了那首曲子。盲姑娘对贝多芬的演奏非常感动,认为他就是贝多芬本人。贝多芬又为他们弹奏了一首曲子,然后离开了茅屋,回到客店,花了一夜工夫,将这首曲子记录了下来。

贝多芬的童年链桥闷并不幸福。他的父亲常常喝酒,对家庭生活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没有关心过家人的生活。贝多芬的祖父去世后,父亲更是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快乐,而不顾及贝多芬的音乐才华。他强迫贝多芬每天长时间地练习钢琴,而且每次弹错就会打他耳光。邻居们常常能听见贝多芬因为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入睡的声音。后来,一个没有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来到了镇上,成为贝多芬的父亲的酒友。他们常常在半夜才回家,让贝多芬在床边学习,直到天亮。为了使他看起来像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让八岁的贝多芬在八岁时开始在音消丛乐会上演奏。但是,贝多芬并没有成为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幸。

贝多芬不愿意成为客厅里的宠儿,他更喜欢在自己的住所自由地生活,按照自己的兴趣处理房间里的琐事。他总是搬家,直到创作高潮时,他会用水来冷却自己的头脑,直到水浸透到楼下。他总是和房东们发生纠纷,总是频繁地搬家。当他真的感觉到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他意识到,作为一个音乐家,没有声音的生活是无法忍受的。他放弃去音乐会,因为他害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无法创作好作品。但是,他没有放弃,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在他耳聋的时候,他仍然创作音乐,因为他认为音乐是表达最深刻思想的语言,而不仅仅是用声音安排主题或音型。

贝多芬一生洁身自爱,他不赞同莫扎特的《唐璜》(Don Giovanni)中的一些内容。他认为莫扎特的断奏风格只是指尖上的舞蹈。虽然他的童年充满了不幸,但他仍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如《月光曲》、《命运交响曲》等。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扩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