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话的方言岛

2025-02-14 20:54:078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历史上操相同或相近方言的一部分人迁入操另一种方言的人的地盘,他们所带来的方言在本地方言的包围下,就如大海上的岛屿,即是通常所说的“方言岛”。

常德地区也存在所谓的方言岛现象存在,这种现象不是特别地突出,因为常德地区方言大致音调都具有很明显的西南官话的特点,在个别的发音上存在这种现象。

在常德地区,去声分化问题比较突出,几乎所有所辖地区的去声都分阴阳去,均以阳去中平调33比较突出,但是在常德市武陵区(即常德市中心城区)恐怕是常德所辖区县里最别具一格的了;武陵区方言听起来清晰,阴阳上去四个调分明。这主要是因为武陵区方言中没有入声,以及不存在去声分化问题。

武陵区去声、入声全部归为35这个调值(即无去声分化问题)——这也是区分武陵方言和常德其他地区方言的代表调值,所以武陵区方言最大的特点是去声、入声全部归为35调,也是因为在这个原因,使得大量在常德其它地区方言中不读35调的字词,武陵区方言中读35调,所以35调在武陵区的方言中就显得特别突出,这种独特的发音在常德地区中就像一个方言岛,读音和其他地区33完全不一样,反而和武汉话完全一样,去声均为中升调35。(如:‘梦’、‘四’、‘饭’、‘会’、‘上’、‘病’、‘坐’这些字在其他地区读阳平33调值或因阳入归为其他调值,而在武陵区方言中均读35调,读音和在整个常德地区都读35调的代表字 ‘一’ 相同。);据分析,这是因为武陵区历来作为常德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发展地区,从而从古至今和武汉市交流密切。常德市也有小武汉之称。

武陵区方言作为常德的标准音和它的政治经济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然而,这也并不是完全由武陵区在常德的政治经济地位所导致,而是由于武陵方言和普通话一样只有四个声调,易于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成为主流。随着普通话的影响以及城镇化的加快,常德郊区去声分化情况正向着武陵区靠拢,变得35调值占为主导甚至完全没有分化,这种现象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出现,如:德山镇,鼎城区武陵镇。

所以,武陵方言成为常德话的标准音不仅仅是因为武陵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也是因为社会以及历史演变的必然情况。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