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答案:塞上看柳 雷抒雁

2025-02-15 20:52:096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塞上看柳

那是柳树?是的。是柳树。

可是,怎么会有这样奇特的柳树?令人难以置信。

车子一出延安,继续北上,向安塞、向靖边、向榆林,飞奔而去。一上黄土高坡,你就看吧,千山万壑,在你身边擦身而过;或者俯身而视,百丈深渊,一脉细流,叫你目眩。

时在“三九”,却是暖冬。风很轻柔,太阳在头顶,黄亮亮,暖洋洋的,时时让人错以为是仲春。不过,你不会一错再错,因为大地一片焦黄,那些曾被旱象肆虐过的瘦弱的茅草,现在如同过火一般,泛着灰白,兼有焦黑。只有天空湛蓝湛蓝,这高原上的天,真是让人爱慕,羞得死都市里灰蒙蒙的天空。唉,那种天也配叫天!

就在这时,游目四野,你会看见一尊尊黑色的粗大的石柱一般的东西,伫立在那里。它突然使我想起圆明园被焚烧过的石柱,顽强地、倔强地站着,透着一股孤傲和英武。当我们的车子从侧旁驰过,感觉中好像是在接受一种远古的、神秘而又庄严的仪仗,这些威武的士兵,凛然地站立着。我想慢慢举起手来向他们致以敬意。

这是柳树。

我惊讶,这竟是柳树?

我在江南,看遍过柳树。如果比西湖是明眸,垂柳便是柔长的睫毛。春莺穿梭其间以柔婉清亮的歌,唱江南的秀色。即便是在陕西,我也在关中,在咸阳古渡,在霸陵桥头,看到过柳树,那些曲弓的树身,抽出长长的枝条,从柳下穿过,柳条会轻拂你的脸庞,以一种漫长的眷恋,使你不忍快步离去。正是柳枝的暗示,招致离人折柳以赠。多么哀伤的诗意!

在诗里、在画里、在人们的心目里,柳是女性的,是多姿多情的。

这些站立在高天厚土之间的塞上柳却像是汉子,充满一身阳刚。

我仔细端详那柳树,原来不管粗细,一概地被拦颈砍去了树冠。一尊黑色的树桩,如同一盏黑陶烧制的油灯盏,摆在那里。粗些的树身,不知被砍过多少次树冠,砍过的地方憋得益发粗大,构成了油灯的灯碗。是的,那些也许是在去年,或在前年砍去过树冠的地方,又都笔直地抽出些枝条来,以一种怒发冲冠的姿态,刺向蓝天。我猜想,若是春天,三阵风两场雨,这些“灯盏”怕会被一一点燃,那一蓬蓬绿色的火焰,定会把黄土高原上的春天照得清清亮亮。

可是,砍掉树冠,这是多么奇特地一种栽植方法。莫非那树竟是梅花鹿,那些枝条;固然会鹿角一般再生,可粗粗细细的柳树,有什么用处呢?在从靖边县城到古老的统万城遗址去的路上,我看到一些环抱粗的柳树,树身低矮,树顶粗大,树冠似屡屡砍掉像一些丑陋的粗骨节病患者,叫人产生一些怜念。看来,这种栽树的办法,已有很久很久的历史了。

塞上柳,像一个谜。车子穿行在谜里,推动着我的思绪。我望着远处,长长的土圪梁上疏疏落落的顶着去年新抽枝条的柳树像一把把团扇,道具一般贴在洁净的天幕上。而近处,砍去树冠的柳树,像从地层深处突兀伸出的手臂,拳头里紧紧攥着一种誓言;留着树冠的,是张开的巴掌,挥动着一丝眷念。如此张张合合,要我如何猜那神奇的秘密!

其实,谜底很简单:黄土地上,树木稀少,当然金贵,农人们要盖房子、搭棚舍、扎篱笆,柳枝,便成了最最理想的材料。这是一位朴实的陕北农民告诉我的。他说:“陕北苦焦,柳树耐活。砍了树枝,来年可以再发。”他脸上深深的皱纹和眼睛里闪烁的亮光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塞上柳,成了一株株母亲的树。一年年蓬蓬勃勃长起枝条,且让那些枝条,那些自己无穷无尽的子女,长粗、长直、长得茂盛,让困苦的农人来砍伐、收割,帮衬一些他们生活的艰难。

在困苦的环境里,人们就是这样让菲薄的资源发挥着最大的效益。这让我想起粗糙的谷物--小米,想起憨厚质朴、苦耕苦作在黄土地上的陕北人民。顽强、坚韧、宽容。在这个世界上,有谁比他们把自己贡献得更充分、更彻底!

男性的威武,女性的柔肠。塞上柳,使我想起那些兼有男性与女性优点的偶像,油然生出敬意。

15. 按照示例格式写出相应内容。

示例:“那是柳树?”――尊尊黑色的粗大的石柱

填写:“这竟是柳树?”――

“油然生出敬意。”――

16. 焦黄、灰白、湛蓝色……柳树的生长环境是色彩对比鲜明的黄土高坡,这样浓墨重彩的铺写作用是什么?

17. 作者在具体描写塞上柳之前先描写了西湖柳和关中柳,这样写是为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中运用各种修辞方法状写柳树,请任选一种结合文句分析其妙处。

答:

19. 读过此文明白了塞上柳的象征意义,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答:

答案 15. 答案:一概地被拦颈砍去了树冠。顽强、坚韧、宽容(奉献)

评分: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酌情打分。

16. 答案:特殊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柳树,衬出柳树顽强、倔强的性格和孤傲英武的气势。

评分:2分,酌情打分。

17. 答案:塞上柳像男子汉,充满阳刚之气。

评分:2分,酌情打分。

18. 示例:“我猜想,若是春天,三阵风两场雨,这些“灯盏”怕会破一一点燃,那一蓬蓬绿色的火焰,定会把黄土高原上的春天照得清清亮亮。”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柳树的勃勃生机和黄土高原的盎然春意。意境优美,令人神往。

评分:2分,写出原句指明其所用方法1分,结合句意说出好处1分。

19. 提示:可以联想到《白杨礼赞》;可以联想如何像塞上柳那样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生活等等。

评分:2分,联系本文即可酌情打分。

是这个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