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唐朝的历史
最佳答案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大家来看看唐朝的历史:
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大唐王朝共存在了二百八十九年。唐朝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而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统一大业的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位之后,经过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此后的唐玄宗时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但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
后期的唐朝政治混乱,从牛李党争到宦官专权,其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爆发了黄巢起义,起义领袖之一朱温开始叛降唐朝,后又取代唐朝自立为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
唐代的教育是:唐代的学校,在中央设有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统由国子监领导,共招学生二千多人,最多时达八千人。其中大部分为官僚子弟,还有外国留学生。各地方州县也开设学校,此外还“许百姓任立私学”。学生学习的科目,除书学、算学、律学有专业课本外,其余都学习儒家经典。每年冬季,各官办学校负责把毕业学生贡给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在私学毕业的也可以由州县保荐参加考试。
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当时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因此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
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每次录取的人数不过一二人至五六人,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
唐代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度更广泛一些,一般地主子弟都有应试资格。这对排除当时的门阀地主的残余势力来说,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第二版
中央官制: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监察);
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荣誉职务)。
地方官制:虚设(道)置观察使
里:里正;五保一里
村:村正;一自然村为一村
保:保长;五邻一保
邻:邻长;四家一邻
坊:坊正。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同级1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2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3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4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千牛卫大将军
5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6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7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8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9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10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11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12 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
13 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14 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
15 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16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
17 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18 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
19 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20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
21 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
22 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
23 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归德中候
24 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
25 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26 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
27 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28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
29 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30 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
31 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