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

2025-02-17 16:36:1211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产生地方时差异;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四季的交替;

五带的分布。

5、公转、自转周期

自转 公转

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1太阳日=24小时

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6、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赿高,昼赿长,另一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地赤道与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7、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及原因

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9.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及原因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10.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地球持续不断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11、目前人类对宇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内容

空间资源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12、太阳的结构

(里-------外)光球、色球、日冕

13.九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14.宇宙探测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5.太阳能量和地热能的来源

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地热能来自地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16.太空垃圾的内容

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航天员扔出飞船舱的垃圾

17.清除太空垃圾的措施

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它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

18、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重要条件?

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内部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海洋的形成。

19、电离层和臭氧层分别在哪一层大气层?

高层大气,平流层

20、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组成分别是什么?

原始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氢、一氧化碳、水

现代在气:氮气、氧气。

21、小行星带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

火星,木星

22、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度—纬度之差。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