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鞋履特色

2025-02-19 17:46:136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木屐,一种独特的鞋履,其底部装有前后各一的直竖齿状设计,主要用于日常出行,尤其是在古代路况崎岖不平的时期。鞋底的齿设计旨在提升行走的便利性,通过减少鞋底与路面的直接接触,提供更稳固的步态,特别是在湿滑或不平的路面上,木屐能有效防止滑倒。

木屐的构造以木质齿为主,相较于普通的麻底鞋,木齿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当木质齿磨损时,更换起来也较为方便,这使得木屐成为旅行的理想选择。鞋底因此增高,即使在雨后泥泞或青苔覆盖的山道上,行走时也能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滑倒的意外。

历史上,木屐的身影在文献中屡见不鲜,如汉代游记《急就篇》中就有记载:“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这里强调了木屐在应对湿滑路面时的作用。而唐代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生动描绘了木屐在园林漫步时留下的印记,展现了其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文人墨客诗意生活的象征。

扩展资料

木屐,简称屐(giek),是华夏传统的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普遍服饰,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木屐在潮汕地区仍非常普及,据说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