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关于月亮的资料
最佳答案
月球,又称月亮,自古以来便是人类仰望夜空时的焦点。在古代,人们只能通过眼睛观测到它的存在,对它的形状、明暗变化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编织出诸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美丽神话。
月球的表面基本没有水,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因此保留着一片寂静的世界。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导致昼夜温差极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25℃,夜晚温度则可低至-183.75℃。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
月球的表面主要由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构成。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月球的形状与地球相似,直径是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比亚洲的面积还要小。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1/81,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因此在月面上身体显得轻松,可以跳得很高。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约384400公里。它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
月球的自转结果使得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因此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人类已经通过探测器探索了月球的奥秘,例如前苏联和美国发射的月球号探测器和徘徊者号、勘测者号等,它们不仅拍摄了月球表面的照片,还收集了大量月球的地质、地形等信息。
月球的表面有山脉和平原,有累累坑穴和纵横沟壑,但没有水和空气,昼夜温差悬殊,一片死寂和荒凉。尽管大型望远镜能分辨出月面上约50米左右的目标,但仍不如实地考察那样清楚。月球的庐山真面目在一系列无人探测之后才逐渐显露出来。
月球的起源之谜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月球的年龄之谜也令人困惑,月球岩石的年龄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还要古老。月球的环形山形成之谜、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受撞击发出巨响之谜、不锈铁之谜、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气之谜等,都等待着科学家们去解开。
月亮在古诗文中有着丰富的美称,如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等,这些美称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月亮的赞美,也反映了月亮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月亮的别称还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形象,如弓月、玉镜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仍在继续,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和突破。关于月球的探索和研究,将持续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