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诗作精选

2025-02-20 10:26:53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除夜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这诗描绘了除夜太原的寒冷景象,通过寄托远方客人的愁绪,引出春风即将来临的希望。诗中巧妙地用“屋东头”的春风暗示了温暖与希望,寓意了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下,希望与温暖也会到来。

《荒村》: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这首诗揭示了农村的荒凉与苦难,通过描绘村民的债务、饥饿和自然灾害,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冷漠的批判。诗中流露出对牧民者不负责任行为的愤怒,以及对底层人民困境的深切同情。

《平阳道中》: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此诗描绘了平阳道中的美丽春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牙逢尽道今年好”反映了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首诗赞颂了书籍对于人的精神滋养,将书比作故人,强调了读书对于提升个人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性。诗中“直下三千字”展示了读书的速度与决心,体现了通过阅读不断充实自我的追求。

《暮春遇雨》:暖风吹雨浥轻尘, 满地飞花断送春。莫上高楼凝望眼, 天涯芳草正愁人。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雨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远方景色的忧虑。诗中“天涯芳草正愁人”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牵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入京》: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首诗讽刺了官场的腐败和官吏的贪婪,通过描写入京官员的行装和态度,表达了对官场不正之风的批判。诗中“清风两袖”寓意了官员清廉的品质,以及远离腐败的决心。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通过对石灰的比喻,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诗中“粉骨碎身全不怕”展现了石灰在面对烈火焚烧时的勇敢和坚持,寓意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首诗通过对煤炭的赞美,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仰和对社会贡献的颂扬。诗中“鼎彝元赖生成力”体现了煤炭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劳动人民为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岳忠武王祠》: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这首诗通过描述岳飞的事迹,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对岳飞抗金的英勇行为进行了颂扬,同时也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奸臣的负国行为进行了批判。

《北风吹》: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这首诗通过对北风的描绘,寓意了对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的颂扬。诗中“树坚不怕风吹动”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以及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价值的信念。

《望雨》: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旱魃剿除消暑气,神龙鼓舞起灵湫。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这首诗通过描绘望雨的场景,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干旱的忧虑。诗中“挽将天上银河水”体现了对雨水的热切期待,以及对缓解干旱、滋润万物的期望。

《入塞》:将军归来气如虎,十万貔貅争鼓舞。凯歌驰入玉门关,邑屋参差认乡土。弟兄亲戚远相迎,拥道拦街不得行。喜极成悲还惰泪,共言此会是更生。将军令严不得住,羽书催入京城去。朝廷受赏欲还家,父子夫妻保相聚。人生从军可奈何,岁岁防边辛苦多。不须更奏胡加曲,请君听我入塞歌。这首诗通过对将军入塞的描绘,表达了对军旅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人的思念。诗中“喜极成悲还惰泪”反映了军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扩展资料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