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州郡的简介及地图是什么?

2025-02-26 20:02:33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三国时期,各州郡的简介及地图如下:

1.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治长安(今陕西长安三桥),领10县:长安、长陵、阳唆、霸陵、杜陵、新丰、蓝田、郑县、上雒、商县。

2. 右扶风:治槐里(今陕西兴平),领15县:槐里、茂陵、平陵、鄠县、武功、美阳、郿县、雍县、杜阳、陈仓、渝麇、汧县、漆县、栒邑、安陵。

3. 左冯翎:治高陵(今陕西高陵),领13县:高陵、池阳、万册睁贺年、重泉、临晋、颌阳、夏阳、频阳、粟邑、衙县、没(去三点水加示部旁)栩、云阳。

三国时期的州郡基本延续了东汉的制度,只是改刺史为州牧。东汉时期的疆域与西汉相似,只是州刺史的辖区范围有所缩小。此外,东汉还在甘肃以西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作为西域的最高权力机构。东汉的一级行政区划包括郡、国、属国都尉;二级行政区划包括县、邑、道、公国,以及侯国。东汉采取了加强郡县权利、削弱封国范围和力量的措施,封国仅能收取租税,无实际权力,封域减小,兵马数量压缩到最低限度。

在三国时期,这些州郡成为了各割据势力的基础,地图上的变化也随之反映了各方的势力范围和争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