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

2025-03-04 22:09:5210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1

 一、科室消防应急救救援组

 科室负责(明白)人:主任

 科室管理人:

 护士长

 疏散引导员:

 2名

 疏散救援组:

 灭火救援组:

 (科室人员的30%是科室义务消防队员)

 二、职责

 (1)科室负责人、管理人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科室消防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科室消防安全情况。

 2、督促病房工作人员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落实对病员的入院安全教育和经常性防火巡查工作任务。

 3、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在场工作人员开展灭火自救和组织伤病员安全疏散,确保病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4、科室消防安全明白人就是科室懂的消防管理、消防知识的、熟悉本科室情况、会操作消防设备器材,了解消防检查和隐患整改、火灾扑救、消防宣传教育等程序。

 (2)疏散引导员职责:

 1、熟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走向、本楼层疏散预案。

 2、发生火灾时,组织人员就近疏散,始终坚守岗位。

 3、防止疏散过程中病员及家属出现惊恐和骚乱,确保快速安全疏散。

 4、提醒被困人员,利用毛巾、衣物等捂口鼻低姿快行

 (3)灭火救援组职责

 1、熟悉掌握本单位的消防道路、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并达到熟练使用。

 2、加强平时的灭火技术训练,掌握灭火方法,

 3、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火警地点,迅速有效扑灭火灾或援助消防队控制火势和扑灭火灾以减少火灾的损失。

 (4)疏散救援组职责:

 1、针对楼层的人员情况对人员、物资进行疏散。

 2、明确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标志,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部位组织不同的疏散路线。

 3、疏散引导人员要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落实具体的疏散措施(先生命后物资)。

 三、发生火灾具体处理办法:

 1、护士发现或接到患者及家属报告有火情时,应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通知消防监控室人员,迅速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时用就近的灭火器器材尽可能扑灭初期火灾。

 2、科主任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调动全科人员到现场,组织灭火组人员灭火及疏散病员,疏散组进行疏散工作,派专人对起火房间进行搜索。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同时负责全科指挥工作,

 3、在保卫科人员(即义务消防队人员)到达火灾地点后,科主任或护士长介绍火灾现场情况,并安排灭火组人员把灭火工作交给保卫科人员,全力疏散病员。

 4、火灾扑灭后:

 ⑴应保护火灾现场。公安消防机构划定的'警戒范围是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尚未划定时,应将火灾过火范围以及与发生火灾有关的部位划定为火灾现场保护范围;

 ⑵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

 ⑶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⑷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查找有关人员,协助火灾调查;

 ⑸做好火灾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安排、善后事宜;

 ⑹火灾调查结束后,总结火灾事故教训,改进消防安全管理。

 5、注意事项:

 疏散患者或家属时,应把危重病人或特别行动不便的病人通过消防电梯进行

 疏散(仅限于着火层),其他病人和家属往消防楼梯进行疏散。

 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2

 火灾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性命和财产安全的危险事故,为了更好地认识与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突发火灾的危害程度,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全院职工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让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遇到紧急状况时不慌张,听从医院的指挥,做到安全疏散,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部

 设立医院火灾应急指挥部,其只要职责如下。

 1、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2、对医院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掌握消防知识。

 3、接到火灾报警后统一指挥,通知各组负责人到现场施救。

 4、组织职工进行应急救援演习。

 (二)现场指挥组

 1、了解现场状况,组织火情侦查和分析,制定总体救援方案,组织实施灭火救援任务。

 2、根据现场救援的需要和状况的变化,及时调集和适时调整力量部署,必要时,可组织群众参与辅助性行动。

 3、决定使用各种水源,利用临近建筑物及其相关设施,切断现场与周边区域内的电力和可燃气体、液体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4、划定警戒区,组织人员疏散。

 (三)现场抢救组

 其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火灾事故现场的具体状况,以救人为第一任务,救人时要认真询问、仔细搜查、注意安全。

 2、要大力抢救、疏散物资,被抢救出来的物资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并派人看管,以防再次损坏或被人盗窃。

 (四)现场警卫组

 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并维持现场秩序,警戒其他部位和抢救出的物资,监视灾情。

 2、防止坏人趁火打劫和闲杂人员进入,保护现场不被破坏,协助上级部门调查处理灾害状况。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措施

 1、加强消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保卫部门定期检查全院消防设施性能,保证消防设施随时处于功能完好状态。

 3、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4、注意用氧、用电安全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二)预防预警系统

 应急指挥部按照“高效、快捷”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各种火灾事故的监测、预报、信息传输、分析处理为主要内容的预警服务系统和相关技术支持平台,并实现与消防部门的联网互通,做到信息共享,提高预警能力。

 三、应急响应

 (一)信息报告

 1、火灾发生后,第一个发现灾情的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通讯工具拨打火警电话,说明失火的具体地址、失火的位置、单位名称、失火物品名称、火势大小、火灾现场有无危险品等,

 2、现场值班员或负责人将火情通知指挥组总指挥,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听从统一安排部署。

 3、各组成员由本组负责人通知,按部署迅速展开行动。

 (二)应急处理

 1、所有应急人员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在应急抢险过程中,要遵循“救人先于救火”的原则。参与抢救的人员要做到紧张有序,一切行动听指挥,有问题要及时上报指挥组。

 2、现场指挥组要根据火灾事故的具体状况,划定安全区,根据建筑物及周围状况,事先划定人员疏散集结的安全区;立即组织病人有秩序的疏散、撤离,对伤员进行护理并及时送往医院。

 3、扑救火灾时必须注意防爆问题,防止易爆物体受热而产生爆炸。在扑救火灾时,把受到或可能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迅速转移出去。

 (三)现场警戒

 1、外围警戒:清楚路障,指导一切无关车辆离开现场,劝导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维护好外围秩序,迎接消防队,为消防队到场灭火创造有利条件。

 2、火场外部警戒:不许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指导疏散人员离开建筑,看管好火场内疏散出的物资,指引消防队进入现场、消防控制室,为消防队的灭火战斗行动维持好秩序。

 3、火灾扑灭后,在火灾区域内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四、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1、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2、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病区火灾中的病人状况向医务科汇报。

 3、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辖设备全面检修,恢复正常运转。

 4、各要害部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火灾后的状况及时上报主管院长。

 (二)调查和报告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指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火灾事故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写出书面报告。对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要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总队报告。

 五、保障措施

 (一)通信联络

 1、建立通讯网络,使各级有关人员能迅速正确地接受火灾信息。

 2、保持单位内部各部位、着火层与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与单位供水、供电部门的无线联系。

 (二)设备保障

 1、保证消防用水,消防用电不间断。

 2、保证灭火器材的供给与完好。

 3、保证伤员救护等工作的运输车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