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关于“七月”的诗句有哪些
最佳答案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出自宋代: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出自先秦:佚名《国风·豳风·七月》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出自清代: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出自宋代:曾几《苏秀道中》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出自宋代: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七月的夜晚,月光并未直接照进书斋,而是透过一排修竹的遮挡,首先照进了万花川谷。这样的月色已经如同美玉一般皎洁,但这样的秋夜景象还不是最奇妙的,待到十五、十六日时,月光会更加的奇幻绝美。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宋词,杨万里在词中描绘了月夜下万花川谷的美丽景象。
《七月》这首诗出自先秦时期,诗中描述了七月的农事活动。七月流火,是描述暑气逐渐消散,秋风渐渐吹起。八月开始收割芦苇,整理农具,准备迎接丰收。蚕月条桑,取斧斨伐木,为蚕桑事业做好准备。七月鸣鵙,八月载绩,描绘了农人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期盼。
清代诗人厉鹗的《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中,描写了雨后湖上的美景。诗人凭栏远望,湖光山色在雨后显得更加美丽。残霞在湖面上冉冉升起,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等待着与朋友一起泛舟湖上,采摘荷花,欣赏那绿盘粉艳的荷花。然而,西风起,荷花逐渐凋谢,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
曾几的《苏秀道中》描绘了雨后秋苗复苏的景象。一夜之间,骄阳转为甘霖,诗人梦中醒来,感受到秋风的凉意。他不为屋漏床湿所忧,反而为溪流涨满而欣喜。他想象着千里平野上稻花的秀色,以及五更桐叶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喜悦。诗中表达了他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则表达了他对边城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秋意来到边城,角声哀鸣,烽火照亮高台。诗人击筑高歌,凭高酹酒,表现出对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七月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它们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