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理念的转变
最佳答案
摘 要: 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而教师则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新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陈旧观念,不要总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知识轻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挖掘个性潜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塑造学生的个性,教会学生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观念 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配式授课,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以应试为指挥棒,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应试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在当今教学领域中,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师教学的创新型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创新模式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模式,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并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打消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身还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如在实验设计的教学中,教师除提出问题,做出适当引导外,还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亲自感受、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教师应树立“发挥潜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而是具有必然性的。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并在适当的时期更好地对塑造优良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然而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人,教师应树立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都得以发展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工作中高度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的许多做法如只凭一些“主课”成绩给孩子排队进行比较,使得学生的压力很大,剥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这样就束缚了他们能力的发展。现代科学表明,人有巨大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根据个体的不同潜能,若能全部发挥出来,人类就可达到比现在高得多的层次。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可表现自我的环境,挖掘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潜能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特长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教师应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进行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差生”的学生,往往这些学生内心都比较自卑。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实现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飞速发展和个人领会及吸收之间存在着矛盾,学校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一辈子够用。因此,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思想,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在综合、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学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狠下工夫,则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要成为21世纪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抓住素材对学生进行意志培养和锻炼,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意志,对学生有正面的影响,如孜孜不倦的求知,科学严谨的治学,持之以恒的耐心辅导与教诲,自始至终的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学生的意志教育,可谓意义深远,教师应切实做好学生的意志教育工作,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不断探索教改的新思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