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词语释义

2025-03-07 08:48:498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凤台,古时一著名台名,源于汉代的刘向《列仙传·萧史》。叙述中提及,萧史为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引来孔雀、白鹤于庭中。秦穆公之女弄玉,喜爱萧史,穆公便将女儿嫁予他。为此,穆公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台,夫妇二人便居住于此。

这个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衍生出“凤台”的概念,象征着华美的楼台。在南朝宋的鲍照《升天行》中,就有提到“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描绘了凤台的不凡与美好。唐时期的黄滔《催妆》诗中,用“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 秦 娥下 凤台”来表达对凤台的赞美与向往。

到了元代的杨维桢,他的《小游仙》诗之十二中,以“嬴 家楼头缥缈女,底用 萧郎 筑 凤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意境。

从南朝陈的张正见的《门有车马客行》,到清代的邵粹夫的《京华杂感》诗,凤台作为华美楼台的形象被多次提及,从金谷之舞袖到银汉之王气,凤台在诗词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的追求。

综上所述,凤台不仅仅是一个古台名,更是一个充满诗意、象征美好与华贵的象征。它穿越历史,贯穿古今,成为了一种美学的符号,被无数文人墨客所赞颂与描绘,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扩展资料

凤台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地处北纬32度至33度,东经116度至117度之间,古称州来,又谓下蔡。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置县,沿革至今。凤台临淮河,辖西淝河,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公顷,水面16万公顷,人口80万。全县辖7镇12乡1个经济开发区,264个行政村,21个社区。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羌等25个少数民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