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被称为词余的是
最佳答案
被称为词余的是曲
诗余,指诗词中词的别称,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馀”。
南宋以后,文人称词为诗余。作词要求典雅纯正,避用艳丽的词藻、婉约的内容、粗俗的格调,运用诗的清空雅正语言及风格,故称词为诗余。又有人认为“诗余”是指“诗人之余事”。一些词人称自己的词集为“诗余”,如宋人廖行之的《省斋诗余》,吴潜的《履斋诗余》等。诗余也称诗馀。如清代王锡的《啸竹堂诗馀》。
1. 词的别称。 《蜀中诗话》:“唐人长短句,诗之馀也,始于李太白。” 清人李良年《词家辨证》:“今诗馀名,《望江南》外,《菩萨蛮》、《忆秦娥》称最古。”
2. 指诗歌字面外的内容。 元人袁桷《辋川图》诗:“诗中传画意,画里见诗馀。”
3. 曲的别称。 清人戴褐夫《<天籁集>序》:“《天籁集》者, 元初白仁甫所作诗馀也。诗馀莫盛於元 ,而仁甫 之作,尤称隽妙。”
诗余是一种文学形式,从萌芽到定型,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这种已定型的文学形式,还需要另一个过程,才能确定其名称。词是从诗分化出来,逐渐发展而成为脱离了诗的领域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其过程是从盛唐到北宋,几乎有二三百年的时间;而最后把这种文学形式定名为“词”,还得迟到南宋中期。
有人解释词的名义,常常说:“词又名长短句,又名诗余。”这里所谓“又名”,时间概念和主从概念,都很不明确。好象是这种文学形式先名为词,后来又名为长短句,后来又名为诗余。但是,考之于文学发展史的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事实恰恰是:先有长短句这个名词,然后又名为词,而诗余这个名词初出现的时候,还不是长短句的“又名”,更不是词的“又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