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节选翻译

2025-03-15 06:46:18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名篇《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总共20句,计分一、二两层。第一层,写学习的重要性。第二层,写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1、名篇《劝学》的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2、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4、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说难》这篇文章我已经看了许多年了,但只恨自己本性愚笨且懒惰,只能作此表面的叙述。

名篇《劝学》的主旨思想

1、名篇《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2、文章开篇就郑重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作者指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是自己变得更高尚。学习还可以不断进步、不断创造,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多彩。因此,不断学习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3、接下来,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态度。作者认为,学习必须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不以向学问广博的人请教为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不断取得进步。

4、文章阐述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作者认为,学习应该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领域,注重实践而非空洞的理论,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学习还应该注重方法,例如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等不同的学习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个人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