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菩萨蛮·黄鹤楼注释
最佳答案
菩萨蛮,词牌名,源于唐宣宗大中初年,缘起于当时有一位女蛮国使者进贡,被称为“菩萨蛮队”,从而催生了这一词牌。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市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即现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名源自古代传说,子安或费文袆(又作费祎)骑黄鹤至黄鹄矶歇息的故事,此地因此得名。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诗句广为流传,作者借此题材,寄寓革命家的独特感慨。
“茫茫”一词形容广阔无垠,而“九派”则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九条支流汇合处。"中国"在这里泛指国境之内,或按《孟子》中的解释,特指首都周边。"沉沉"或"沈沈",形容深远,这里用来形容景象。"一线"则指当时南北的铁路线,即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后因武汉长江大桥而连通,改称京广铁路。
“莽苍苍”描绘出模糊而辽阔的景色,而“龟蛇锁大江”形象地描述了龟山和蛇山隔江相对,如同扼守长江的情景。"把酒酹滔滔"表达了作者的决心,以酒祭江,象征着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心潮"部分,作者自注提及,此词作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夏季党的紧急会议后,他找到了新的斗争方向。
扩展资料
《菩萨蛮·黄鹤楼》创作于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此词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作者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毛泽东诗词鉴赏》由臧克家1990年版,收录贺敬之、公木等作者的力作,刘先银教授2008年版最全面。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