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

2025-03-17 21:01:227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唱、舞等音乐形式简单渗透彝族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自主处理歌曲,创新延伸。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处。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这个时候出去旅游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组成“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课件中配有歌曲的伴奏音乐。)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启发学生回答)引出彝族,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3、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聆听《彝家娃娃真幸福》听觉冲击。

  二、寓教于乐

 (一)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2、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3、你能随着歌曲感受一下“阿里里”这句歌词吗?

 4、还有哪些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二)多次聆听,学习新歌

 1、再来听一遍歌曲,听的时候注意以下歌曲的速度。

 2、讨论歌曲速度(稍快)

 3、什么样的情绪用稍快表现比较合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活泼欢快)

 4、你能用这种情绪随着原唱哼唱一下吗?

 5、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用la来模唱一遍歌曲。

 6、你能给歌曲填词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请同学们大胆表现。

 7、你学会那一句了?唱给大家听一下。

 8、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老师也忍不住要表现一下,你们欢不欢迎?

 (三)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1、听钢琴单手弹奏旋律,核实音准,注意一字多音处。

 2、完整伴奏,演唱歌曲。适当为歌曲加上律动。

 3、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4、歌曲中你还有哪些小绊脚石,让我们一起清除掉。

  三、创造表现

 (一)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1、你知道吗?彝族小朋友除了会唱歌之外,舞蹈也很不错。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舞蹈。请同学们观看的时候,注意一下舞蹈中的服装,看一下他们的服装都有哪些特点?

 2、讨论:银项链,白衣白帽等都是彝族人的传统服装,也有其特殊的含义。

 3、你能跟随视频跳起来吗?

 4、让我们也入乡随俗,举行一场篝火晚会吧!分小组进行排练,形式自定,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

 (二)表演展示,交流评议

 1、各小组汇报演出,背景音乐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也可以为其演唱。

 2、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促进提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彝族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让我们继续旅行,一起来欣赏一下其他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

  四、完美结课

 1、讨论: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以后我们该做些什么?

 2、演唱歌曲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艺术课程把自己的课程性质定位为人文性,强调围绕人文主题进行艺术学习;重视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强调学生在所营造的环境下学习探索艺术;重视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在明确艺术知识技能与艺术审美能力教学目标的同时,强调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的品质等充满人文关爱的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彝族的乐曲、歌曲、舞蹈中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图片出示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服饰文化等,最后跳起《阿细跳月》,浓浓的民族风情贯穿始终,体现了艺术教学的美。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不足,如语言不够简练,学生阿细跳月的舞蹈的舞步整齐。

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用身体的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点韵味。

 2、复习×××× ×××的节奏,练习为歌曲编配伴奏谱。

  重难点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C

 511 11|221|51 76|5-|

 我家的小猫叫咪咪,叫咪咪,

 我家的小猫找妈妈,找妈妈,

 76 5|345|×-|572|1-||

 叫咪 咪叫咪咪,妙呜!叫咪咪。

 找妈妈找妈妈,妙呜!找妈妈

 三、学唱新歌

 1、导入课题

 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特点。

 2、欣赏歌曲录音范唱。

 3、视唱歌谱。先听老师范唱,然后学生随琴视唱。

 4、学唱歌词。指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之后随琴唱词,不足之处指导纠正。

 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演唱更好听?衬词应该怎样唱?再次欣赏歌曲录音,体会如何表达歌曲的情绪,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取不同形式练习。

 四、小节本课学习情况,下课。

 本节课又是一首具有民族气息的歌曲,这是另外一种风格的歌曲,“阿里里”是一个民族得象征,也是一中风格的象征,所以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气氛来渲染歌曲!具有很好的效果。

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彝族儿童歌曲,通过对彝族娃娃在喜庆佳节时欢快歌舞这一生活场景的描写,热情洋溢地展现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二四拍,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歌曲采用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并采用了“阿里里”这一具有彝族韵味儿的衬词,使歌曲富有民族特色,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族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 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去音乐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在这一课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了培养学生在亲身体验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地主动学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习的音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表现音乐。

 课改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写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的'表演不仅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还发挥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自己伴奏,自己编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能,是让学生表现自己音乐价值取向的最好形式。

  设计思路: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接着,介绍这是一首彝族歌曲,图片展示民族村,以过关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其次,以形象生动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进入第二关,学彝族的歌曲。第三关,学跳彝族舞蹈。最后是拓展活动,介绍火把节,根据音乐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特点,再将歌曲与学生的日常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继续拓展歌曲演唱的形式,让课间的校园处处回荡着美妙的音乐,这正是音乐老师的责任所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放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师表演彝族舞蹈,生同做律动表演,教师与学生一起表演,音乐课在轻松愉快、中开始。

 二、节奏第一关

 1、师:这么快就到民族村门口了,要想进他们的大门,就要通过他们的考验

 2、出示节奏

 xx x| xx x|

 xx xxxx|xx xxxx|

 用声音、动作表现。

 3、出示大屏幕“恭喜你,过关了!”

 三、初步听赏歌曲

 1、师:他们用歌声欢迎我们呢!(初步听赏歌曲)

 2、通过多媒体介绍“彝”字与山寨房屋的相似之处。

 3、听歌曲,拍手感受。

 4、师:“啊哩哩”出现几次?

 5、师:这是彝族最喜欢的衬词,唱出来。

 四、学唱歌曲第二关

 1、介绍歌名,看图念歌词。

 2、跟琴模唱。

 3、游戏接龙:师唱前半句,生唱后半句。

 4、师:用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来唱?理解歌词内容。

 5、乐器伴奏(串铃)

 6、大屏幕展示“恭喜你过关了!拿串铃摇响庆贺。

 五、学习彝族的舞蹈第三关。

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

 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师:欢迎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X︱XX︱B、XXXX︱XXXX︱

 c、XXX︱XXX︱D、XXXXXX︱XXXXXX︱

 E、XXXXXX︱XXX︱

 (1)、学生拍手

 (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导入引趣: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5

 教学内容:

 1.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动:简单的律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用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尝试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彝族舞蹈动作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

 图片、红绸带、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引入新课

 唱师生问好歌轻声唱音节做音乐律动《doremi》

 歌曲导入

 教师置疑: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学生思考,答疑。

 引入本课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是哪个民族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学生观看音乐动画《彝家娃娃真幸福》回答问题。

 2.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1)课件展示了解民俗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介绍彝族风土民情。

 (2)?初步了解歌曲结

 出示问题:你对歌曲中哪句歌词印象最深?它在歌中出现了几次?是出现在句首还是句尾?

 师生律动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弹琴,生聆听解决第二.三个问题。

 (3)?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a教师演唱,与学生共同律动,用手势区分出四个“阿里里”的低位置,中位置和高位置。

 b教师按照歌词的旋律走向把四句“阿里里”音乐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把相同的乐句用红花表示,不同的用树叶表示?。)

 c师生接唱歌曲初步把握歌曲;(教师用“LA”和学生接唱“阿里里”)

 d师生总结旋律特点。

 (4)?熟练记忆歌曲内容?

 教师出示课件

 彝家娃娃提问题:我们脖子上戴了什么?身上穿着什么?头上戴了什么?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教师把歌中的内容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熟记歌词。

 随教师随伴奏试唱歌曲第一段。

 (此时注意:要提醒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5)合作讨论创编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

 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我们能不能把唱歌和跳舞也编进歌里唱一唱?学生相互讨论,师生共同创编,解决第二段歌词。出示歌名《彝家娃娃真幸福》,请学生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6)加入律动激发热情

 教师示范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

 学生练习掌握律动,听着歌曲手拉手跳一跳。

 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彝族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吗?今天,我们也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过一次火把节,好吗?

 师生共同进行游戏表演。

 3.课堂延伸结束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我们国家数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56多花,56多花儿是一家,让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国家!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