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有礼的名言

2025-03-19 01:13:118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关于文明有礼的名言如下: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卡莱尔夫子温良恭俭让。——孔子谦逊就是美德的色彩。

文明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工具、语言、文字、宗教、城市、乡村和国家等等。

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明,比如华夏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社会学名词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哲学、宗教、艺术萌芽之前,是没有文明史的,只有莽荒史、原始部落史。

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比较狭隘,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合西方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当对非洲和美洲进行侵略的时候总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真正的野蛮。

到了现代西方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对文明的定义是错误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