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是谁?他的后代怎样了呢?
最佳答案
一提到雍正皇帝的儿子,人们首先想到的便他的继任者,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然而,在雍正的儿子们当中,还有一位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他便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昼。只不过,弘昼的为人所熟知,并不是依靠着他有什么卓越的能力,或是建立了怎样的功勋,而是在于他一系列极为荒诞而奇葩的行为。
可实际上,弘昼的荒诞很大程度上是“装”出来的,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仅能够让自己享受到了极为丰厚的恩赏以及雍正、乾隆两位帝王的善待,更使得其子孙后代也永葆了平安与富贵。
弘昼荒诞行事的背后,实则是在明哲保身。
弘昼是雍正的第五子,生母为裕妃耿氏。
耿氏在雍正登基之前,与乾隆皇帝的生母钮祜禄氏一样,都是藩邸格格,与雍正的嫡福晋,即后来的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还有两位侧福晋,即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以及弘时的生母李氏,在地位上相比确实要低了不少。
而在雍正登基后,将钮祜禄氏晋封为熹妃,耿氏则仅仅晋封为裕嫔,并且是直到雍正八年(1730年)的时候,才被正式晋封为裕妃,而此时的钮祜禄氏已经被晋封为熹贵妃,级别和地位依然在耿氏之上。
其实,雍正这样这样目的也是非常的明确,就是不希望通过提升耿氏的级别,使得“子以母贵”,提高弘昼的出身,进而对乾隆继承皇位产生影响。包括雍正极力打压弘时生母齐妃李氏的地位,原因也是如此。
而实际上,自从雍正在雍正元年(1723年),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确立乾隆为自己的接班人后,雍正便一直在为日后乾隆的登基做着铺垫和准备。
一方面,雍正不仅为乾隆配备了张廷玉、朱轼、徐元梦等当世之鸿儒名仕为老师,同时还安排宗室重臣胤禄、胤禧教授火器与弓马技艺,使其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另一方面,雍正则是经常亲自教授弘历治国理政之道,并且时常对其委以重任,特别是雍正还安排乾隆在一些极为重要的祭祀场合代其前往主持,在培养乾隆施政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其在朝堂上的声望与威信。
从年龄上来说,弘昼与乾隆是同年所生,前后只相差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的弘昼不可能看不出来雍正这样做的深意。与此同时,伴随着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无疑给了弘昼以极大震撼,使得其更加认清了当前的形势,而这便是“弘时之死”事件。
雍正四年(1726年),就在雍正将自己最为痛恨的政敌八阿哥胤禩等人削宗夺爵,圈禁至死的同时,雍正也下旨,将自己的第三子弘时过继给了胤禩,与其彻底断绝了父子关系。紧跟着,雍正又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时候,将弘时削除宗籍,革除黄带子,剥夺了其作为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的资格。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弘时也就此彻底崩溃,也是在雍正五年(1727年),弘时便郁郁而终了,年仅23岁。
弘时之死,除了因为他年少轻狂、不知悔改,长时间与胤禩等人保持了密切联系外,更重要是,雍正这样做既是在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的稳固,也是在为日后乾隆的顺利登基而扫除障碍。
于是,为求自保,同时向雍正以及乾隆证明自己并没有夺位之心,弘昼也就此开始用“自黑”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荒诞的“演出”。
这其中最为人所熟知,便是弘昼一再上演的“活出丧”闹剧了。
弘昼不仅是在府上摆设灵堂,停放棺椁,还找人为其吹拉弹唱、哭天喊地。有时兴致起来了,弘昼还会坐在棺椁之上,做起了“导演”,指挥家人进行各种仪式,并且还要求所有人都要哭嚎不止,而他自己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按理说,弘昼身为皇子,却有着如此荒诞不羁、尽失皇家威严的行为,这本应受到雍正皇帝的严惩,可雍正或许是明白了弘昼的用心良苦,况且他也是一直非常喜爱着自己的这个儿子,所以雍正始终没有加以过问,更没有对进行惩罚,反而依然将其晋封为了和亲王,弘昼也就这样安然度过了整个雍正朝时期。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