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军人的四字词语

2025-03-26 17:03:207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保境息民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出处:《周书·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烽火相连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开疆辟土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沉烽静柝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

出处: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出处:《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效死疆场

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出处:明·张居正《再乞休致疏》:“虽执殳荷戈,效死疆场,亦所弗避。”

玉关人老

借指久戍思归之情。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门关。”《宋史·蔡挺传》:“[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

守土有责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同袍同泽

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出处:《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怀土之情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被甲执兵

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

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