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的原文与译文(逐字翻译)

2025-04-08 08:31:0610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原文: 管仲夷吾①者,颍上②人也。

译文: 管仲,又名夷吾,是颍上人。

2. 原文: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译文: 青年时他经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德。

3. 原文: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译文: 管仲家里贫穷,经常欺骗鲍叔,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把这事情说出来。

4. 原文: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译文: 后来鲍叔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而管仲则服侍公子纠。

5. 原文: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译文: 当小白成为桓公后,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禁。

6. 原文: 鲍叔遂进管仲。

译文: 鲍叔随即向桓公推荐了管仲。

7. 原文: 管仲既用,任政③于齐。

译文: 管仲被录用后,在齐国掌理政事。

8. 原文: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④,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译文: 齐桓公因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统一了天下,这都是管仲的策略。

9. 原文: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译文: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财产利益时我常常自己得的多,但鲍叔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穷。

10. 原文: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划策,结果却使我们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机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11. 原文: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译文: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驱逐,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只是没遇到好时机。

12. 原文: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译文: 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撤退,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亲。

13. 原文: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⑤,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租雹弯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 公子纠失败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因为失去小节而感到羞耻,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感到羞耻。

14. 原文: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译文: 生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