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河广竟能一苇渡?

2025-04-09 15:10:156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在卫风·河广这首诗中,主人公身处卫国,被某种困境所困,渴望回归故乡宋国。诗中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表达了他对回家路途的想象:即使面对滔滔河水,也认为它并不宽阔,只需一根芦苇就能轻易横渡。这夸张的描绘,凸显了他对距离和困难的无视,以及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形象地刻画了他站得高,看得远,尽管地理上的距离似乎遥远,但心灵上的归宿却触手可及。他仿佛能一踮脚就望见那曾近在眼前的故乡,然而现实的阻隔让他只能徒然仰望,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急切。

诗中的"曾不容刀,曾不崇朝",通过夸张的手法,揭示了他心中积压的忧思如排山倒海般涌出,对河水的描述,实则是对现实困境的讽刺和控诉。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将自己的无奈和期盼倾诉给天际,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安慰。整首诗以其深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个旅居异乡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