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和介绍简短

2025-05-12 20:03:0911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清明节,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是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2.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的第15天,后来演变为纪念祖先的节日。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3. 清明节也称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4.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互效仿,在这一天祭祖扫墓,久而久之,历代沿袭下来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蹴鞠、放风筝和扫墓等。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扫墓则是清明祭祖的重要方式,寓意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