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的“胡”和“道”分别指什么?

2025-05-26 20:24:1612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成语“胡说八道”,用来形容某人不负责任、毫无根据地乱说话。类似的成语还有“胡言乱语”、“一派胡言”等。这些成语中,“胡”这个字出现频率很高,原因何在呢?其实,“胡说八道”一词在古代的语境并非如今所指的含义。在古代,“胡”通常指代少数民族。在东晋时期,由于北方地区被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占领,汉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完全不了解,同时又因汉人自居正统,便将自己听不懂的“胡人”方言称为“胡说”,意思是拗口难懂,让人无法理解。

2. “八道”有两种说法,一为佛教说法,二为道教的解释。在佛教中,“八道”指的是“八正道”,而在道教中,“八道”常被描述为修行得道的八个阶段。在五胡乱华之际,正是佛教大规模兴起之时,很多少数民族高僧被称为“迅燃胡僧”或者“番僧”,他们为传播佛教而不断深入汉族地区,但由于语言问题常被汉人诟病,因此当时的汉人便用“胡说八道”来借指热衷传教、宣讲“八正道”的少数民族高僧。

3. 另一种更直白的说法是,“胡说”如前所述,没有异议,而“八道”就是“白道”读音转变的结果,和宗教并无联系。在古文中,就有“胡说白道”一词,这里的“白”是无凭无据的意思。这种用法在文献中非常常见。类似“白道”的说法还有“白撰”、“白话”等,也都是指无凭据地瞎说。

4. 在普通话中,“八”和“白”两字的读音相差很大,但在很多方言中,比如吴语中,“八”和“白”便近似。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胡说八道”就是“胡说白道”在流传过程中从不同方言区传播切换导致通假变异的结果。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方言中的佐证。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