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的大成殿内有哪些清代原物?

2025-06-17 21:46:579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孔庙的大成殿内祭器、乐器、帝王御匾均属清代原物 。

北京孔庙的大成殿内悬挂着清代九位皇帝御笔书额的木匾,内容多系颂扬孔子之词。

清朝盛世崇尚儒学,倡导尊孔。自康熙帝始,历代皇帝即位,必亲临国子监“辟雍”讲学一次,称为“临雍”。随后到孔庙大成殿悬匾一方。大成殿内有清代皇帝御书木匾九块,依次为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雍正帝御书“生民未有”,乾隆帝御书“与天地参”,嘉庆帝御书“圣集大成”,道光帝御书“圣协时中”,咸丰帝御书“德齐帱载”,同治帝御书“圣神天纵”,光绪帝御书“斯文在兹”,宣统帝御书“中和位育”。

1.“万世师表”是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御笔题书。语出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岂非乾坤所定,万民之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意为孔子是千秋万世的老师和表率。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士人有云:“教之以才,导之以德,可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作表焉。”

2.“生民未有”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1725年)御笔题书。语出《孟子·公孙卫》:“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只记秦楚之际月表》:“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苦若斯之亟也”。生世,《诗序》:“解为尊祖。匾文意为尊祖千古以来,从未有若孔子之至高无上的圣贤。意为自有生民以来,世上就只出现了这一位圣人。

3.“与天地参”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年(1737年)御笔题书。《中庸章句》:“为天下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参矣。”朱嘉注:“与天地参,谓以天地并而立三也。”意为孔子地位与天地并列。“参”也可理解为参拜之意。《易·说卦》称:“参天两地而倚数。”也可作“参贰地”。《史记·司马相如赋》难蜀你老曰:“故驰鹜乎兼容并包,而勒思乎参天贰地。”其寓意为赞誉孔子品德与天地并而为参。

4.“圣集大成”是嘉庆皇帝于嘉庆四年(1799年)御笔题书。语出《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也,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这里用音乐作比喻:孔子善于把单个的音符,按音乐规律组成美妙的乐章,意即孔子能把古圣先贤的美德集于一身,形成自已的学术思想。寓意为公布孔子集古代诸圣贤之长于一身。

5.“圣协时中”是道光皇帝于道光元年(1821年)御笔题书。语出《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嘉注:“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又“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意为孔子的学术思想、个人情操,都是能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客观实际的。寓意为尊崇孔圣之道协和万邦,凡事处置得体,恰如其分,以求事业顺畅发展,国泰民安。

6.“德齐帱载”为咸丰皇帝于咸丰元年(1851年)御笔题书。语出《中庸》:“仲民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譬如天地无不持载,无不复帱。”帱,多音字,这里读“道”,复盖的意思,言孔子之学术思想和个人品德,可以纬天经地,无所不包完美无缺。“圣神天纵”是同治皇帝于同治元年(1862年)御笔题书。语出《孟子·尽天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话之谓圣,圣而不可之谓神。”程子注:“圣不可知,谓圣之至妙,人所不能测。非圣人之上,又有一等神人也。”又《伦语·子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耶?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降圣,又多能也。’”这里的意思是:孔子是顺就天时应运而生的圣人。颂扬孔夫子为上天赋予人间的品德学识和高超的神灵。

7.“圣神天纵”,同治帝书。《尚书·洪范》:“聪作谋,睿为圣”。品德学识高尚的人谓圣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圣人特指为孔子。“天纵”,《论语·子罕》:“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朱熹集注为:“纵犹肆也,言不为限量也”。因此,“圣神天纵”,尽颂孔子为上天赋予人间的品德常识高超的神灵。

8.“斯文在兹”,是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皇帝御书。语出《论语·子罕》:“子谓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将之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合?”朱熹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后死者”为孔子自称之词。因此,“斯文在兹”,意指世间所有文化盖源于儒学创始人孔子。

9.“中和位育”是清末代皇帝溥仪题书。匾文“中位育”意指,按照孔子的中庸之道,就能达到“中和”,世间一切事物都能达到和谐的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匾意是,称公布按圣人之道治世,就能达到天地间一切事物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呈现勃勃生机,蓬勃发展的景象。

大成殿外观造型凝重,室内空间高深,殿内正中设木龛,内置“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和明嘉靖年间孔子泥塑像、画像等。大成殿外观造型凝重,室内空间高深,殿内正中设木龛,内置“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和明嘉靖年间孔子泥塑像、画像等。 木龛前置祭案,案上摆尊、爵、笾豆等祭器,殿内置编钟、编磬、琴、瑟等乐器,这是一套完整的清代祭器与乐器,是研究我国祭祀礼仪及音乐的实物资料。木龛前置祭案,案上摆尊、爵、笾豆等祭器,殿内置编钟、编磬、琴、瑟等乐器,这是一套完整的清代祭器与乐器,是研究我国祭祀礼仪及音乐的实物资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