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语言学阶段的主要注音方法

2025-06-20 20:57:169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我国传统语言学阶段的主要注音方法是反切法。

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反切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并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在反切法之前,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

所谓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意思就是“埻”和“准”的读音是相近的;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发挥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在这种情况下,反切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拼音。

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反切与读若、直音比较起来,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从音韵学史角度说,反切的产生,标志着汉族语音学的开始——从此懂得了对汉语音节做音理上的分析,把一个音节分成声、韵两个部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