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盐化潮土理化性质
最佳答案
盐化潮土的物理性状主要受到沉积物质地类型和耕种利用的影响,表现为结构、孔隙度及透水性等物理性状具有较大的差异。质地类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变化频繁,常呈现砂、壤、粘土层相间的分布,从而导致水分物理性状和农业生产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河系的沉积物也使得土壤质地类型具有区域性特征。在黄淮海平原区,潮土的质地交错复杂,主要为壤土,其次为粘壤土。砂质壤土、砂土和粘土的沉积物中粉砂粒与粘粒含量在25%-45%与30%-50%之间。长江、淮河、珠江沉积物以粘壤土为主,粉砂粒与粘粒含量相对较高;而滦河沉积物以砂质壤土为主;雅鲁藏布江河谷中的潮土含有10%-30%的砂砾,并常见多量砾石。潮土的耕作层主要为屑粒状、碎块状、团块状结构,砂土者为单粒状,粘土者为小块状。亚耕层为块状或核块状,高寒地区在冻融作用下形成鳞片状。心土与底土层大多为块状结构,或显层状与隐层状沉积层理。在沿淮河洼地区,常见有1-3毫米厚粉砂与粘壤土相间的“干层状”沉积层理。潮土的有机质含量不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低,一般为2%-16%,结构系数65%-85%,随质地由砂至粘,团聚体和结构系数相应增高。水稳性团聚体中,直径大于0.25毫米的团聚体为7%-41%,粘质土高于壤质土和砂质土。潮土的孔隙度与土壤质地明显相关,总孔隙度一般为47%-53%,毛管孔隙度为39%-43%,质地由砂至粘,其数值递增。通气孔隙度一般为8%-14%,以壤土、粘壤土为高,砂土、粘土为低。潮土的最大吸湿量为2.%-6.5%,凋萎含水量为3.5%-9.5%,田间持水量为20%-28%,饱和持水量为32%-42%,粘土高于壤质土与砂质土。土壤渗透速度以砂质土与壤质土为快,当土体中夹有厚10厘米以上粘土层时,透水性明显减弱。
盐化潮土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土体化学组成、粘粒矿物特征和一般化学性状。土体化学组成中,以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含量在500克每千克以上,次为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随沉积物质地由砂至粘,铝、铁、钙、镁等氧化物含量增加,而氧化硅与氧化钠的含量降低,氧化钾的含量则相对稳定。不同河系沉积物的土体化学组成差异显著,黄河沉积物以钙、镁氧化物含量为高,长江沉积物中的氧化硅含量较低,而铁、铝、钙、锰、磷氧化物含量较高;淮河沉积物中的氧化硅含量在700克每千克以上,铁、铝、钙、镁、磷氧化物含量均少。黄河沉积物的氧化钙铝比值(氧化钙/三氧化二铝)>0.5,长江沉积物为0.2-0.4,淮河沉积物为0.1-0.2,表明三类河系沉积物发育的潮土具有富钙、弱钙、微钙程度上的差异。粘粒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蒙脱石、蛭石、高岭石、绿泥石等次要矿物数量不一。黄河、海河、滦河、辽河沉积物中以水云母为主,伴蒙脱石、绿泥石等组成;长江沉积物中以水云母与蛭石为主,伴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淮河沉积物以水云母与蒙脱石为主,伴高岭石、绿泥石等组成。水云母含量多少反映了土壤的脱钾程度,对土壤钾素含量具有决定意义。雅鲁藏布江河谷中的潮土,沉积物来自高寒山地,风化较差,土壤的粘粒矿物以水云母、绿泥石为主,次为蛭石、蒙脱石,潮土中含丰富的钾素;珠江三角洲沉积物来自热带、亚热带地区高度风化的地面物质,土壤的粘粒矿物则以高岭石为主,伴水云母与蛭石组成,潮土中速效钾含量很低。潮土的一般化学性状受不同河流沉积物属性影响,同时又受砂、壤、粘质地差异及耕种活动所支配。潮土一般呈中性至弱碱性,均含不等量的碳酸钙,其中以黄河沉积物形成的潮土碳酸钙含量高;长江沉积物次之;淮河沉积物最少。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潮土一般不含碳酸钙,土壤呈微酸性。不同河系沉积物形成的潮土,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长江沿岸的内河与湖相沉积物发育的潮土,无石灰反应,呈酸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全氮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黄淮海平原中由古河流黄土性沉积物发育的潮土,无石灰反应,呈中性,阳离子交换量达20me/100g以上,在地下水位高及矿化度高,以及滨海地区,土壤含盐量较高:在地势低洼的滨湖滩地与局部洼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可达30克每千克以上。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