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穿山甲为什么能穿山穿山甲简单介绍
最佳答案
1. 穿山甲之所以被称为“穿山甲”,并非真的能穿山,但它确实具备出色的挖掘能力。它的爪子既锋利又有力,挖掘时前爪开挖,后爪清除土块,效率极高。有时,它会先用前爪松土,然后钻入土中,身体后退的同时,用鳞甲将土推至洞外。在前进时,这些鳞甲又像抹子一样,使洞壁光滑牢固。据统计,中华穿山甲每小时能挖掘3至5米,很快就能在洞穴中消失。虽然不能真的穿山,但其在挖掘方面的能力不容小觑。这种能力使其能够轻松对付地下的白蚁或蚂蚁,有效地保护森林不受白蚁侵害。一只成年穿山甲能够保护250亩林地免受白蚁威胁,堪称真正的森林卫士。
2. 穿山甲不仅擅长挖掘,还能树上水下活动自如,更有一套独特的捕食昆虫技巧。穿山甲散发的独特腥臭味对昆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它们如同被腐肉吸引一般。当蚂蚁或小昆虫聚集时,穿山甲会用其长舌迅速捕捉并吞食。有时,穿山甲会展开鳞甲,引诱昆虫进入其中,然后突然合拢鳞甲,将昆虫困在水中,再慢慢享用。穿山甲的鳞甲不仅在防御时发挥作用,还能成为捕食的利器。
3. 穿山甲是唯一存活至今的鳞甲目哺乳动物,全球共有7个种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部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中国,有中华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两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的森林中。此外,云南和广西还分布有体型较大的印度穿山甲。穿山甲的体型因种类而异,一般体长40至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在1.5至3千克之间。它们以白蚁为主食,一餐可食用500克白蚁,偶尔也会吃其他昆虫。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