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历书写范文(中医)

2025-02-06 08:40:1112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患者信息:姓名:董某,性别:女,年龄:72岁,就诊科室:中医科。

2. 主诉:气喘10年,近1周加重。现病史:气喘起于10年前,常于冬季胸闷气短、咳嗽,2年前CT检查发现肺气肿。

3. 刻下症:近1周喘咳气逆,难以平卧,夜间症状加重,痰多色白,伴心悸,面目浮肿,小便量少。

4. 既往史:糖尿病5年。

5. 诊察:患者形体壮实,精神较差,桶状胸。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苔白滑,脉沉细。

6. 辅助检查:胸部CT显示肺气肿。

7. 辩证:喘息气短,劳则加重,面色恍白,外感风寒,引动内邪,外寒内饮,肺失宣降,上逆而咳喘。

8. 诊断:喘证,外寒内饮,水饮凌心,西医诊断:肺气肿。

9. 治法:解表散寒,泻雍平喘,初诊处方:麻黄10克,细辛6克,姜半夏10克,炙甘草8克,五味子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地龙8克,益母草15克,葶苈子20克,大枣8枚,杏仁6克,7剂,水冲服,每日一剂。

10. 医嘱:静养,减少活动,避免风寒。

11. 复诊:咳喘好转,睡眠质量提升,小便通畅,大便质稀,但乏力。

12. 诊察:患者形体壮实,精神较差,桶状胸。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苔白滑,脉沉细。

13. 辩证:上方有效,症状改善,考虑葶苈子与麻黄使用过强,恐伤正气,调整处方。

14. 新治法:解表散寒,泻雍平喘,新处方:炙麻黄8克,细辛6克,姜半夏10克,炙甘草8克,五味子15克,桂枝10克,白芍芹段12克,地龙8克,益母草15克,茯苓20克,大枣8枚,杏仁6克,7剂,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15. 医嘱:静养,减少活动,避免风寒。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