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原文及翻译二百二十

2025-02-09 08:41:529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太平广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1、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清才浚发,构思无滞。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帅宴于滕王阁。时帅府有婿善为文章,帅欲夸之宾友,乃宿构滕王阁序,俟宾合而出之,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 

2、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沈吟移晷。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

二、翻译

1、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写文章。他文才清俊,文思敏捷,构思巧妙。他十三岁那年,去江西看望父亲。当时正赶上府帅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当时府帅有一个女婿文章写得很好,府帅想要在宾客面前夸耀他。 

2、他叫女婿提前花了一晚上构思了“滕王阁序”,等到宾客聚会时当众写出来,看起来就像是当场作出的样子。到了宴会上,府帅果然分发纸张给各位宾客,大家都推辞。轮到王勃,王勃却干脆地接了。 

3、府帅见王勃违背了他的意思,心里对王勃毫不谦让的态度很生气,就叫人看他怎么下笔。一开始,人报告给他,王勃写的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府帅说:“这也不过是老生常谈”。

4、接着报告给他,王勃接下来写的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府帅沉思良久。 又来人告诉他说,王勃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府帅说:“这是不朽的名作了”。

太平广记的有关内容

1、神仙、道士和僧侣的形象大量存在于《太平广记》中,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学形象,更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比如,神仙往往被描绘为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形象,而道士则被描绘为修炼身心、掌握道法的人物,僧侣则被描绘为苦修佛法、普度众生的形象。

2、太平广记还收录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故事和寓言,这些故事和寓言往往带有深刻的道德教诲和人生智慧。比如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孝子为了寻找仙药而历尽艰辛,最终发现真正的仙药其实就是孝心,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孝道的重要性。

3、太平广记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的语言优美、简练,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紧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太平广记》也是后世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取材的宝库,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