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稀树草原的具体位置和草原上角马迁徙路线

2025-02-13 15:24:507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非洲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为典型的热带草原。北起苏丹,南到南非,西起大西洋沿岸,东到印度洋之滨,约占非洲大陆面积的40%。非洲热带草原的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年降雨量为500毫米~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干湿季节变化正好相反。

角马的迁徙活动,要经过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两个国家的领土。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应该算是角马的故乡,因为全年四分之三的时间,它们都会生活在这片广袤草原上。只有每年的7月至10月间,才会逐步迁徙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

角马群一年四季都在不断的迁徙中,它们迁徙的大概路线,恰好与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基本重合,距离约3000公里,并且年复一年的在非洲大草原上作顺时针运动。

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它们会跟随塞伦盖蒂大草原的雨季进程,从北向南行进;雨季后的草原,沿途都是数百平方公里的茵茵绿草;半年时间里,角马群逐步沿着边界向南推进,一边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食物,一边生儿育女繁育后代。然而随着6月的来临,酷热的骄阳开始暴晒着塞伦盖蒂草原,沃野逐渐成了荒原,角马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

而此时,北部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却正是连绵的雨季,东面印度洋的季候风和暴雨带来的充足水源和食物,让这里成了整个东非草原此时水草丰美的“伊甸园”。为了寻找一块可以供它们维持基本生存的草场,角马群只得日夜兼程,躲避众多天敌的袭扰,每天行进40多公里,跨越危机四伏的西部草原和凶险的马拉河,朝着北方肯尼亚肥沃的草地进发。

然而,面积只有塞伦盖蒂约十分之一的马赛马拉,很难维持几百万头角马3个月的生活,等到沿途的青草被啃食殆尽后,寻找新的草场又迫在眉睫。于是,在11月坦桑尼亚短雨季来临前,角马们又开始离开马赛马拉,向南迁徙折返,重回塞伦盖蒂草原,再次展开一个新的迁徙循环和轮回。

角马迁移路线示意图

【扩展资料】

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王纳群落。热带稀树草原地区,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干湿季分明,在这种气候影响下,这里树木的种类不多,且分布稀疏。常见的是金合欢树和猴面包树。由于常年受定向风的影响,金合欢树形成了平顶伞状的树冠,树形十分奇特;而猴面包树则有着粗大的树干,高达20米~25米,树冠直径达10米,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虚胖子。

它的树干内贮有大量水分,预备干季时生长的需要,这种树树叶稀少,其椭圆形的果实很受猴子的喜爱,故而得名。相对于稀稀拉拉的树木来说这里的草木却生长得很高很茂盛,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稀树草原的主体。非洲的稀树高草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这里动物种类繁多,如羚羊、斑马、犀牛、长颈鹿、狮子、猎豹等。

每年10月的角马大迁徙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壮观的景象,上百万头角马从3000千米外的坦桑摩尼亚迁徙到肯尼亚的马拉河,这是一场生存之战,因为在迁徙过程中,角马要面对尼罗鳄的围追堵截,以及大量虎视眈眈的食肉猛兽,尤其是狮子,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不是因为缺草缺水而死,就是成为成为猛兽口中的饕餮盛宴。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