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阳关曲·中秋月赏析
最佳答案
这首题为《中秋月》的小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秋节的月圆人团圆的喜悦,同时融入了《阳关曲》的离别之情。词中描绘了苏轼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明月的温馨场景,但又含蓄地表达了相聚后即将分别的哀伤和感叹。
词的开篇并不直接写月光,而是通过“暮云”转折,强调月光在云层后显得更为清冷明亮。"溢"和"清寒"两词,虽未明言月光,却巧妙传达出月光如水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满月的空灵之美。"银汉无声"不仅描绘了银河的遥远,更突显了月夜的寂静空旷,仿佛银河本应有声却因距离而沉寂。
词中将月亮比喻为"白玉盘",借用李白的诗句,既赞美了月儿的皎洁,又通过"转"字赋予它动态的美感,暗示其圆满。尽管没有直接描写赏月人,但读者能感受到那份赏心悦目的愉悦,人与月的和谐共融。
明月与团圆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词人不禁赞叹"此生此夜"的美好。然而,人生相聚难别易,"此生此夜不长好"暗示着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别。"明月明年何处看"不仅是对兄弟的深深挂念,也寓含了词人漂泊无定的感慨。末句的对仗工整,"明月"与"明年"的巧妙借代,以及叠字的运用,使词意更加深沉,情感悠远。
总的来说,这首《阳关曲·中秋月》以月为线索,展现了一幅既欢愉又感伤的画面,语言清丽,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别离的细腻描绘。它不仅是一首咏月之作,更是一首人生哲理的抒发,充分体现了苏轼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扩展资料
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