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主要的弹簧类型

2025-02-14 09:21:528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它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弹簧的种类繁多,按形状可以分为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其中,螺旋弹簧即扭转弹簧,主要用于承受扭转变形,它的工作部分呈螺旋形,端部结构是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扭臂。拉伸弹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在不承受负荷时,拉伸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是紧密的。压缩弹簧是承受轴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其材料多为圆形,也有矩形和多股钢缠绕制成的,弹簧一般为等节距,压缩弹簧的圈与圈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

扭力弹簧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对材质柔软、韧度较大的弹性材料扭曲或旋转,使之具有极大的机械能。渐进型弹簧采用了粗细、疏密不一致的设计,好处是在受压不大时通过弹性系数较低的部分吸收路面的起伏,保证乘坐舒适感,但缺点是操控感受不直接,精确度较差。线性弹簧从上至下的粗细、疏密不变,弹性系数为固定值,可以使车辆获得更加稳定和线性的动态反应,有利于驾驶者更好的控制车辆,多用于性能取向的改装车与竞技性车辆。

短弹簧相比原厂弹簧更短、更粗壮,安装短弹簧能够有效降低车身重心,减少过弯时产生的侧倾,使过弯更加稳定、顺畅,提升车辆弯道操控性。但原厂减震器的阻尼设定偏向舒适,因此短弹簧和原厂减震器在配合上不是很稳定,行驶在颠簸路面时会有一种不适的跳跃感,长此以往,减震器的寿命会大大减短,甚至可能出现漏油的情况。多股簧一般具有强度高、性能好的特点,要求其材料在弹簧强度和韧性上对最终性能予以保证。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支承圈的选用方法,采用热并方式时不允许将簧加热至打火花或发白,硅锰钢温度不得高于850℃。多股簧特性可由调整导程决定,绕制时索距可进行必要调整。

不带支承圈的弹簧和钢丝直径过细的弹簧不应焊接簧头,但端头钢索不应有明显的松散,应去毛刺。凡需焊接头部的多股簧,其焊接部位长度应小于3倍索径(最长不大于10毫米)。加热长度应小于一圈,焊后应打磨平滑,气焊时焊接部位应进行局部低温退火。弹簧表面处理一般进行磷化处理即可,也可进行其它处理。凡要进行镀层为锌与镉时,电镀后应进行除氢处理,除氢后抽3%(不少于3件)复试立定处理,复试中不得有断裂。弹簧应清除表面脏物、盐痕、氧化皮,方法可采用吹砂或汽油清洗的办法,但不能采用酸洗。

重要弹簧紧压时间为24小时,普通弹簧为6小时或连续压缩3~5次,每次保持3~5秒。紧压时弹簧与芯轴的间隙以芯轴直径的10%为宜,间隙过小则难于操作,间隙过大则易使弹簧发生弯曲变形。紧压时若其中一件弹簧折断,则其余应重新处理。对于H0/D2值较大的多股簧,在热处理时应注意其变形问题,考虑是否穿芯轴且应注意摆放方式,选用适宜的热处理设备。在可进行修复条件下,可进行多次回火和热压以达到目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