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一作品赏析

2025-02-17 19:19:129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首联以反问揭示了自古至今,朝真暮伪之事层出不穷,"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暗示作伪行为古今皆有,但人们往往难以分辨。

颔联通过典故,臧生伪称圣人被孔子揭穿,世人却偏爱其虚假,宁子则以智巧伪装愚钝,世人不知其贤。"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对比揭示了世人对伪善的盲目崇拜和对真正贤德的忽视。

颈联用比喻,"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强调人们易被虚假外表所欺骗,如同草丛萤火非火,荷露非珠。

尾联进一步阐述辨伪的方法,"不取燔柴兼照乘",指出对比是识别真伪的关键,"可怜光彩亦何殊",意在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光华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连续的反问,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诗歌之中,"何人"、"底事"等词语的反复使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情绪张力。诗人借以表达对社会伪善的批判,以及个人遭际的愤慨,具有鲜明的针砭时弊的意味。

扩展资料

《放言五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的一组七言律诗。本词条选择其第一首进行介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