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浣溪沙写作背景

2025-02-17 19:21:5012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写作背景

这是晏殊《珠玉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浣溪沙》这首词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原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

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出自宋代词人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珠玉词》。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这首词写伤春抒情,将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用词造句都圆润流畅之极,其中蕴含着无限深意,耐人寻味,能给人以哲思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

上片首句“一曲新词酒一杯”,让人觉得欢快而又流畅,乍读起来,带着一种潇洒而又轻松的语调,然而面对这样愉快的心情,作者想起的却是去年那个时候的类似景象。

还是和去年类似的天气,和去年一样的亭台楼阁,美酒和清歌一样仍在,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虽然旧物依然,可惜美好的事物一旦逝去之后,就真的逝去了,不可重复,不可挽回。这正是时光易逝、人事变更,一切不可重复。

下阕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浑如天成,含蓄而不失传神。因为一切花和春的逝去都是时光流逝的结果,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虽然惋惜却也“无可奈何”,但是正如夕阳西下之后,逝去的虽然不再回来,可是还有希望,这希望便是“燕归来”的喜悦。正是在绝望中蕴含着无尽的希望,以此来喻生活,也不为过。

“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这首词中所写,都是寻常所见的事物,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大的道理:一切美好之事物最终都会消逝不见,但是在消逝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其他的美好事物,但却已经不是原来的机械重复,因此是“似曾相识”的。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杨慎《词品》中记载:“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被杨慎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精致华丽,是诗词中非常对偶的句子。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