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二府三司制指什么

2025-02-18 08:26:399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二府”指的是枢密院和政事堂。

2. 宋代采用二府三司制以强化中央集权,其中“三司”包括度支、户部、盐铁。

3. 二府三司制的实施导致相权分散,宰相的权力受到限制,增加了皇帝对军、政、财三权的直接控制。

4. 枢密院负责军事,与宰相所领导的政事堂分立,形成一文一武的格局,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5. 三司使掌管财政,分割了宰相的财政大权,使得财政、政权、军事三权分立。

6. 尽管二府三司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政务效率低下、机构冗余、财政困难等问题。

7. 官员职权不明,加上差遣制度,使得官员职位众多而实际权力分散,影响了行政效率。

8. 政治上的因循保守风气,部分原因是由于官员为了自保而避免冒险改革。

9. 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和弱势地位,也是二府三司制下的一种现象,这对地方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