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 的 全部解释(张九龄)

2025-02-19 09:01:0811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感遇十二首(其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释】   ①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诗人在贬官荆州期间作《感遇》诗12首,此处所选分别为第四、第一、第二和第七首。②池潢(huang):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③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④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本作三株树。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⑤“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金丸,弹弓的子弹。⑥“美服”句:身着华美的服装应担心别人指责。⑦“高明”句:官位显要会遭到鬼神的厌恶。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⑧冥冥:高远的天空。⑨“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感遇十二首(其二)-入选《唐诗三百首》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这首哲理诗是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后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宠任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是十分不满的,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了《感遇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感遇十二首(其三)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赏析】   读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感遇十二首(其四)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赏析】   这是一种修行境界 在打坐中感受到(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淡泊明智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宁静致远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这种心如虚空唯一至精的感受 谁能知道呢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对自己还没有达道的功夫的谦虚 还是经常有一点心乱 (飞沈理自隔) 想更上一个境界 一念不生是谓诚(何所慰吾诚?)

 

感遇十二首(其五)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感遇十二首(其六)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感遇十二首(其七)-入选《唐诗三百首》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赏析】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感遇十二首(其八)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感遇十二首(其九)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感遇十二首(其十)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感遇十二首(其十一)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感遇十二首(其十二)   

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