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三清山风景区地质地貌
最佳答案
三清山风景区的地质地貌景观,源于其独特而丰富的地质历史。这个神奇的景区是漫长地质变迁的产物,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在中元古界的初期,地壳处于“地槽”阶段,海水浸没长达4亿年,沉积了厚厚的双桥山群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夹杂着海底火山的痕迹。在“晋宁运动”后,地壳开始回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
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第二次大海浸发生,海水覆盖达1.6亿年,沉积了4000米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海洋生物化石如三叶虫、笔石和海绵等在此留下了痕迹。两次大海浸将三清山本部淹没,直至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第一幕”造山运动,使它脱离了海洋环境,进入新的地质阶段。
志留纪早期的第三次大海浸虽然影响有限,但到了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三清山区域经历了强烈造山运动——燕山期,伴随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奠定了三清山现今地貌的基础。新构造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和随之而来的水力侵蚀,使得山体大幅度抬升,形成了峰峦叠嶂、深谷幽邃的地形。
三清山独特的地质环境,断层密布、节理发育,经过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崩解,造就了其峰林如画、深渊险峻的奇观。可以说,三清山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是一个天工之美的奇迹。
扩展资料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的交界处。紧靠浙赣铁路、沪瑞高速、景婺常高速和320国道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