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丁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最佳答案
丁丁当当
【拼音】:dīng dīng dāng dāng
【解释】:象声词。也形容性格刚强。
【出处】:元·李文蔚《燕青捕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的老婆。”
【示例】: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的敲。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丁丁列列
【拼音】:dīng dīng liè liè
【解释】: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冥誓》:“俺丁丁列列,吐出在丁香舌。”
丁公凿井
【拼音】:dīng gōng záo jǐng
【解释】: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示例】:~的成语典故也就是穿井得人的典故。
【近义词】:穿井得人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语言传来传去而失真
丁娘十索
【拼音】:dīng niáng shí suǒ
【解释】:丁娘:隋朝歌妓;索:索取。原指隋代乐妓丁六娘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出处】:清·孙枝蔚《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七香遥望阡连陌,十索愁看料共脂。”
丁宁告戒
【拼音】:dīng níng gào jiè
【解释】: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
丁宁周至
【拼音】:dīng níng zhōu zhì
【解释】:丁宁:嘱咐,告诫;周至:周到,细致。再三细致地嘱咐。形容办事谨慎周到。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丁一卯二
【拼音】:dīng yī mǎo èr
【解释】: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示例】:相公说的~的道:有姓王的施主,舍在寺中,以后来取,你把假的还了他,真的自藏了。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
【近义词】:丁是丁,卯是卯
【反义词】:藕断丝连
【语法】:作定语、状语、宾语;指确实
丁一确二
【拼音】:dīng yī què èr
【解释】: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出处】:《朱子语类·易三》:“修辞便立诚,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示例】:知县见他~说着,有些信将起来道:“果有这等事!不要冤屈了平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
【近义词】:丁一卯二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真楷草
【拼音】:dīng zhēn kǎi cǎo
【解释】: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八卷引张怀蠸《书断·中·妙品》:“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兄智楷亦工草,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楷草’。”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法
丁真永草
【拼音】:dīng zhēn yǒng cǎo
【解释】:南朝梁丁觇善隶书,陈智永善草书,当时人称“丁真永草”。后用以赞人书法之工妙。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智永章草及草书入妙……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
丁子有尾
【拼音】:dīng zǐ yǒu wěi
【解释】:丁子:蝌蚪。指青蛙或蟾蜍幼时还有尾巴。古代名家诡辩之词。
【出处】:《庄子·天下》:“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