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著名京剧老生于魁智,小陶阳身上有他的影子吗?
最佳答案
在同时代的京剧演员中,于魁智可谓是唱腔最好的一个了,他其实不属于京剧老生行当中的哪一派,他学习了多个流派的唱腔,并且综合起来,把它变成符合自己特色的声腔。
于魁智的唱腔,吸收了多派老生的优点,又根据自己的嗓音进行创新,形成了富有韵味的唱腔,甚至有些戏迷都称他的唱腔为于派唱腔。
于魁智的嗓子很好,韵味十足,但他并不是光凭天赋本钱,而是在行腔韵味上狠下功夫,牢牢的掌握分寸,不多一丝,不少一分。
于魁智是第一老生,是国家京剧院的头牌,于魁智与梅派大青衣李胜素合作,受到很多戏迷的追捧。
京剧界有句俗语:“十旦易得,一生难求”,说的是老生之难。而文武老生就更难了,于魁智就是一个文武老生,他的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无愧于“第一老生”这个头衔。
于魁智可谓是京剧界的劳模,学戏的时候就是如此,在中国戏曲学院里,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于魁智全部都是待在练功房里苦练,而且总是第一个到的,最后一个走的。
毕业后在国家京剧院一团里也是如此,不论严寒还是酷暑,他始终坚持练功。也正是因为他异常的刻苦努力,再加上有很好的天赋,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就。
除了坚持练功之外,于魁智的舞台经验非常丰富,他也是通过多年,不断地学习和舞台实践,形成了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唱腔风格。
陶阳是戏曲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小时候被称为京剧神童,6岁学习戏曲,参加比赛就称为优秀选手,这不是所有学戏的小孩子都能达到的,可以说陶阳极具戏曲天分。陶阳还是郭德纲的干儿子,后来拜师又成为徒弟,学习京剧的同时也学习相声,属于相声和京剧两门抱的演员,艺名陶云圣。陶阳不仅演京剧,也说相声,并没有淡出德云社的舞台。
年仅六岁的京剧神童
喜欢京剧的孩子,很多是北京人,但陶阳并不是北京人,他1997年出生在江西,后来来到大连。6岁的时候,陶阳在大连京剧团少儿班学习戏曲,底参加首届东三省“老万杯”大赛,学戏不到四个月的陶阳居然获得优秀选手称号。
从此小陶阳连续参加各种比赛,包括“东三省京剧大赛”、“第九届小梅花京剧大赛”等比赛,有模有样的演唱很快在京剧界叫响,被称为“京剧神童”。
由于一定的机缘,陶阳被郭德纲看中,由于喜欢这孩子的表现就收为义子,很多演出场合都带着他,让他即兴为观众来一段京剧表演,机灵可爱又有功夫的陶阳深得德云社观众的喜爱。
声带“倒仓“的低落期
小时候的陶阳嗓门非常高,带着童音,让人听来很是享受。然而所有戏曲男演员面临的倒仓为题出现了,就是青春期声带变声。陶阳是13岁开始倒仓的,他的声音由此变得没有此前那么高,有些此前能上去的调门这时候上不去了。陶阳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低潮期,后来开始专攻声音较为嘶哑的麒麟童的麒派唱腔。
另外,郭德纲看到陶阳倒仓之后的低落状态,督促他其实除了京剧,他还可以学习相声。相声中也有不少京剧的唱,但要求并没有专业戏曲演员那么高,像不像三分样,就陶阳这样的水平,哪怕声音再上不去,也比小时候没有戏曲基础的一般演员表现突出。
陶阳已经有了艺名陶云圣,也就是德云社云字科的演员,与岳云鹏、张云雷他们同辈。生性好学的陶阳开始学习相声,因为有着戏曲的功底,学习的多为以学唱为主的段子,很快就学会了不少作品。
京剧相声一起演
陶云圣,状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他参加很多德云社的演出,既跟着郭德纲一起一本正经唱京剧,也在的小剧场演出。就拿11月上旬的演出来看,陶云圣身居演出三队,在三里屯剧场他几乎天天都有演出,搭档是倪九涛,表演的段子包括《偷斧子》《拴娃娃》《口吐莲花》。可以看出陶云圣不只会演出学唱的段子,以说为主的段子也掌握不少。
除了小剧场演出,陶云圣偶尔也参加大型商演演出。郭德纲在济南举办从艺三十年专场演出,陶云圣就一起参加。从现场气氛来看,陶云圣的人气还挺高。
不过也有一些遗憾,陶阳小时候长得乖巧可爱,头上还留着一缕俏皮的头发,但长着长着就不往可爱里长了,从相貌来看,他算不得什么帅哥。至少比起也是从小学艺的张云雷来,外貌条件没有那么好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