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说清楚点,最好是有视频资料
最佳答案
张三丰(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本名通,字君实或君宝,中国辽东懿州人(今辽宁阜新)。元季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丰子。亦有因“丰”字和“豐”的简体字同形而错称为“張三豐”。张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张三丰学贯儒释道三教, 包括理学。张三丰认为“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张三丰认为正邪之别比三教之分重要。他说,儒、佛、道都讲道,它们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他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修正身心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他的修炼方法主张性命双修,但是又有阴阳双修的论调,为后世房中术所用。张三丰著作有《玄谭全集》、《玄要篇》、《无根树词》等。《道藏辑要》中收录的《张三丰先生全集》还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了重要介绍。 明清时出现的道教派别多同张三丰有联系,武当玄武派、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三丰日新派等相继出现。清道光年间李西月自称遇张三丰亲授秘诀,讲道纳徒,活跃于四川乐山一带,创立了当 著作 张三丰著述丰富,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被后代收集成《张三丰先生全集》。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张君宝最先出现于《神雕侠侣》结尾时,是少林僧人觉远的徒弟,逢杨过指导“推心置腹”、“四通八达”、“鹿死谁手”三招。其后在作品背景年代紧接着《神雕侠侣》的《倚天屠龙记》内,张君宝因缘际会在恩师觉远大师临终前,听到他背诵《九阳真经》的其中一部分;在逃离少林后改名为张三丰,并以他所记得的《九阳真经》一小撮经文为基础,创建了武当派,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绝顶高手兼武林泰山北斗,在武林享有崇高地位。 张三丰是武学奇才,自创绝学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和太极剑,武功接近深不可测的地步。张三丰共收了七名弟子: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殷利亨)、莫声谷,合称武当七侠(传说七人乃是访武当拳术家李夫子不遇,适经玉虚宫晤张三丰先生,乃拜其为师)。张三丰也是倚天男主角张无忌太师父。 《倚天屠龙记》中这样解释张三丰此名的由来:“张君宝看见三峰挺拔,甚有气势,因此改了自己的名号作‘三丰’。”在金庸笔下,张三丰是南宋末年的人(生于淳祐七年四月初九,公元1247年5月15日),在元亡时他已一百多岁。 另外,在武侠小说中,只要提到武当二字,几乎都会与张三丰产生联想,可谓小说创造历史。 以上摘自维基百科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