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灵岩山寺简介
最佳答案
灵岩山寺,作为我国净土宗的重要道场,享有国内外盛誉,同时,它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胜地。坐落在太湖畔,靠近木渎镇,距苏州市西南约十五公里,山势高耸,海拔二百二十公尺,登高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景色壮丽。因山形似灵芝,四石环绕,故得名灵岩山;山壁南侧峭立如城,又称石城山,又因其山势如象回顾,故又名象山。
灵岩山曾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馆娃宫所在地,也是越国献西施之地。至今仍保留有吴王的遗迹,如吴王井、梳妆台、玩花池等。清朝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南巡时,曾在山顶修建行宫,但不幸在咸丰十年遭遇战火损毁。东晋时期,司空陆玩在此闻佛法,舍宅为寺,开启了灵岩山寺的佛事传统。经过南朝梁武帝时的梵僧智积开山,宋初改名秀峰禅院,后又多次赐匾额,直至明朝,曾数次重建和改名,最终在民国十五年确定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名为崇报寺。印光法师在此期间,尤其以净宗十三祖身份发扬净土宗,成为重要里程碑。
灵岩山寺自古以来高僧辈出,宋以后的园照、慈受、佛海等都是声名远播的高僧。新中国成立后,寺僧遵循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寺庙的同时,积极从事农林生产。灵岩山寺的净土道场声名远播国内外,其名胜古迹众多,明朝诗人王鏊曾在山顶题刻"吴中胜迹",彰显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扩展资料
灵岩山寺位于江苏吴县木渎镇附近的灵岩山上。山门朝南,俯临太湖。又名崇报寺,梁时名秀峰寺,唐代始称今名。明弘治年间寺庙遭毁。清康熙时重建。咸丰时又毁于战火,现存殿主要为印光法师于三十年代重建。该寺的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三进殿堂,东部为多宝塔、钟楼、香光厅等建筑,西部为花园。天王殿正中供奉天冠弥勒,后为持杵坐像韦驮,两旁为彩塑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高25米,宽20米。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高6米。两旁侍立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