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为什么脱色是革兰染色的关键步骤
最佳答案
1. 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医师Gram于1884年创立的一种细菌鉴别染色法。
2. 该法通过碱性染料结晶染色,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
3. 革兰氏阳性菌体内含有特殊的核蛋白质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与碘和结晶紫的复合物结合牢固,不易脱色。
4. 革兰氏阴性菌由于细胞壁结构不同,复合物结合程度较低,吸附染料差,易脱色。
5. 革兰氏阳性菌的菌体等电点较阴性菌低,吸附碱性染料较多,不易脱色。
6.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大,易脱色。
7. 革兰氏染色原理:G+菌细胞壁厚,透性障小,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孔障缩小,结晶紫-碘复合物保留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8.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脂含量高,乙醇溶解脂,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9. 革兰氏染色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四个步骤,操作需严格控制条件。
10.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呈紫色,负反应菌体呈红色。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