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获奖教案范文

2025-03-05 07:33:149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左传》等文学常识,理解文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熟读成诵,赏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左传》语言特色与叙述技巧,分析烛之武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写作技巧: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与照应。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解题

秦晋围郑背景:郑国得罪晋国,秦晋结盟攻郑。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并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疏通字词句

(一)学习第一段

1、串讲课文,解析实词、虚词与句式

2、理解段落内容与结构

(二)学习第二段

1、串讲课文,解析实词、虚词与句式

2、分析烛之武的推脱与郑伯的诚意

(三)学习第三段

1、串讲课文,解析实词、虚词与句式

2、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策略

(四)学习第四段

1、串讲课文,解析实词、虚词与句式

2、分析晋文公的判断与决策

(五)总结本课课文内容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分组总结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五)特殊句式

三、问题探究

(一)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

(二)晋军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

(三)烛之武的形象分析。

四、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