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原理

2025-03-07 01:33:017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中西餐常用的烹饪原理。

腌渍:最古老的烹饪之道

作为一种古老的食材保存方式,腌渍不仅能让蔬果产生特殊风味,还能刺激食欲,助消化。

在盛世大唐,酱菜腌制是优秀的饮食文化,输出到日本,就诞生了日本著名的奈良酱菜。到了明清文人的笔下,一粥一小菜就是清贫生活的好滋味。

《随园食单》中记录了酱瓜的做法,“将瓜液后,风干入酱,如酱姜之法……酱后晒干又酱,故皮薄而皱,上口脆”。这背后最直接的原理就是腌渍。

腌渍的背后其实靠盐的浓度差,外面的汤汁咸一点,食材内部淡一点,就推动着盐或糖,深入食材组织内,从而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防止食材变质。糖渍的青梅、樱桃,或者大多数盐渍咸菜就是用了这种原理。

在腌渍过程中,还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一是让食盐均匀拌入食材中,防止没接触到盐的食材腐败,二是腌渍过程中需上下“倒菜”,也是为了让腌渍更均衡。

红烧肉背后的两种反应

作为中餐肉菜扛把子的红烧肉,背后藏着两种烹饪原理,悄悄发生着作用。

焦糖化:颜色更深,风味更丰富

制作红烧肉时,熬糖色必不可少,糖在高温加热中,颜色越来越深。这就是焦糖化。

过程为从浓稠的糖浆,变为浅黄色,再逐渐转化为黑褐色,口感由甜到了酸味、苦味。简单点讲,就是糖加热到160度,就会发生焦糖反应,时间越长,甜味越少,颜色越深,也就越苦。

这一反应可以让红烧肉颜色更明亮,增进食欲,也可以让许多糖果与甜食充满更多元的风味,如焦糖布丁,就在甜之上多了一点点苦味。

离美味只差一个美拉德反应

当糖与肉相遇时,糖就与氨基酸发生了美拉德反应,颜色变红亮,迷人的香味慢慢散发出来。

背后的原理就是食物中的还原糖(即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与蛋白质,加热时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后,颜色变深,香味就此产生。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