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年历史大事

2025-03-07 03:23:299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公元1345年,神圣罗马帝国诸侯荷兰伯国女伯爵即位,威廉三世伯爵之女。

元惠宗(顺帝)公元1345年,集贤侍讲学士苏天爵巡畿道,纠劾贪官,都人以包(拯)、韩(琦)相比。

公元1345年,河决济阴,官民房屋几全被漂没。

公元1345年,(惠宗至正五年)三月,桃温万户府各翼人户饥馑,元廷赈之。

公元1345年,元·危亦林撰《世医得效方》,经太医院审阅后,于1345年刊行。现存主要版本有: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刻本。

公元1345年,《三界论》(巴Traiphu^m)书名。以泰语撰述的佛教宇宙论。系泰国素可泰朝国王立泰王(Lithai)所撰,成书于西元1345年。本书是泰国民众佛教的圣典,直至十九世纪之前,一直是泰人获取佛教知识的主要来源。

1345年 - 人物出生

1345年 - 人物逝世

让·德·蒙福尔家徽1.让·德·蒙福尔

让·德·蒙福尔(法语:Jean de Montfort,1295年-1345年9月16日)法国贵族,蒙福尔伯爵(1322年-1345年)和未被公认的布列塔尼公爵(1341年起)。

2.乔吉

乔吉(1280年-1345年),又名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寓居杭州,中国元朝杂剧家、散曲作家。现存其三部杂剧作品:《扬州梦》、《两世姻缘》和《金钱记》,散曲有《梦符散曲》。

3.康里巎

康里巎(1295-1345),康里部(今新疆)人。一作康里巎巎。顺帝时为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忠。博通群书,善真、行、草书。真书师虞世南,行草师钟繇、王义之,笔画遒媚,转擢圆劲,名重一时。

4.嵩山居中

嵩山居中(1277-1345年,日本)居中和尚,静冈人。十九岁出家,参于无学、桂堂、一山、西涧东渡。在圆觉、建长开法,前往请教。三十二岁渡华(中国),登天童。回国后,随从一山。四十二岁再次渡华(中国),参于吉林、中峰。五十七岁回国,住京都西禅,谓住南禅。二月六日示疾;遗偈云:“生死涅槃,春行冬令;将错就错,仲和提景。”收笔而逝,世寿六十九岁。

1345年作 溪山烟树 立轴 水墨纸本

5.凤林

凤林(1284年-1345年) 法名子珪,号凤林,称凤林珪公。出家后游学四方,后来到少林寺,在住持还源遇公席下多年,之后隐入山林,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延祐元年(1314年)受少林寺之请出任熊耳山空相寺住持,清理了前任住持所欠众多民财,重振空相。延祐后期出任少林寺住持,至治二年(1322年)退席。天历二年(1329年)再任少林寺住持。任职期间创建法堂,重修方丈室、轮藏(鼓楼)等。讲经说法,使少林宗风大振。至正五年圆寂,世寿62。

6.慈云妙意

慈云妙意(1273-1345年,日本)妙意和尚,长野人。参于三重法灯觉心,嗣承云树觉明,创建国泰寺,大振门风。觉明得法以后,游方到富山,疲困欲宿树下,忽见前方一条祥云,有一草庵,有僧端坐,是妙意。觉明求一宿,互谈法要,相伴到三重,参于法灯多年,以后法灯告诉妙意云:‘你师是觉明,号孤峰速去。’即到云树寺,参于孤峰,嗣其法。以后隐遁于树林静处,因道俗来参,创一禅院,名国泰寺。后醍醐帝召入京,宣说法要,敕赐清泉禅师。光明帝又慕其道,敕问法要,敕赐紫衣。六月二日鸣鼓集众,遗诫后事,言辞恳切,无不悲泣感激。三日早晨,沐浴更衣,安详而逝,世诘七十二岁。

康里巎逝世

康里巎(1295-1345),康里部(今新疆)人。一作康里巎巎。顺帝时为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忠。博通群书,善真、行、草书。真书师虞世南,行草师钟繇、王义之,笔画遒媚,转擢圆劲,名重一时。亦谓其书从王献之来,旁及米芾南宫,神韵可爱。评者以为元朝以书名世者,自赵孟頫后便及於子山。尝问客一日能写得几字?客曰:闻赵学士(孟頫)言一日可写万字。子山曰:余一日写三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卒年五十一。博通群书,善真、行、草书。名重一时。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