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大战役合肥之战

2025-03-17 16:05:0512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此时,张辽、李典、乐进率领七千余人驻守合肥。张辽等人拆阅曹操的信件,了解其用意后,决定在吴军尚未完全包围之前,先挫敌锐气,稳定军心,再坚守城池。张辽当晚招募了八百敢战者,给予他们充足的餐食,次日便展开了大战。

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出战,身先士卒,杀敌数十人,斩杀两名将领,并大声呼喊自己的姓名,冲入吴军营垒,直至孙权的麾下。孙权大惊失色,众人不知所措,纷纷退至高处,以长戟自守。张辽大声呼喊,要求孙权下来迎战,但孙权不敢轻举妄动,只看到张辽的兵力稀少,于是围攻数重。张辽左冲右突,直前急击,终于突围而出,与麾下数十人一起脱困。其余部下大声呼喊:“将军弃我们了吗?”张辽折返回来,再次与敌人冲突,成功救出剩余的士兵。孙权的人马纷纷躲避,无人敢上前阻挡。

从早晨战至中午,吴军士气大减,只得退军修整防守。张辽的士兵得以安心。孙权在合肥坚守了十几天,但未能攻破城池,最终撤退。士兵们开始准备撤退,孙权与将领们在逍遥津北相遇,张辽趁机出战,如果不是甘宁、吕蒙、凌统等人的英勇抵抗,孙权的性命将不保。

虽然正史记载了孙权军十万,《资治通鉴》也沿用了这一数字,而曹丕在黄初六年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的功绩时,下诏赞扬:“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然而,有些人对此数字表示怀疑。如果这是小说或演义中的描述还好,但在正史中出现,结合当时东吴的实际情况,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个人推测(仅为推测,缺乏证据支持),曹魏的诏书经常夸大其词,例如在夷陵之战结束不久后,曹魏对吴发动大型战役,三路大军南下,之后的总结性发言吹嘘得一塌糊涂,与正史严重不符。陈寿在没有充分考证的情况下,很可能直接采用了曹丕关于“吴军十万”的说法。

此战中,张辽的表现极为英勇,三国中罕见,因此被排在第九位。

扩展资料

三国十大战役,是指发生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十次改变历史进程、决定历史人物命运的十次具有转折性的大战。这十大战役分别为:北方统一战、江东统一战、益州统一战、南郡之战、荆州之战、入洛之战、夷陵之战、西陵之战、合肥之战和赤壁之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